(梵蒂冈电台讯)我们配戴十字架时,切莫单纯视之为归属的象徵,一种「特色」,更要注视十字苦架上的耶稣,明认祂是为救我们而「成了罪的这位天主」。教宗方济各4月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劝勉道。
教宗谈到三位妇女和三类判官;三位妇女分别是蒙冤的苏撒纳、犯奸淫的罪妇,以及有需要的穷寡妇。教宗解释说,某些教父认为,这三位妇女被喻为教会的三个形象:神圣的教会、有罪的教会和有需要的教会。
起初,我感觉呼吸差点凝固了,因为罪这个字如今在天主教的圈子里,也很少被提及,而七宗罪让人觉得有点像黑暗的中世纪。天主教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流行用语是慈悲。
耶稣在十字架上将世界的罪呈献於天父的慈悲:这是众人的罪,是我的罪,你的罪,你们的罪。祂在那里,在十字架上呈献了世人的罪。藉着这个举动,我们的一切罪都被消除。
目前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休鱼制”等保护生态环境工程,事实上符合古老的基督信仰传统,科学的环保意识也有其神学基础。
教宗在谈到达味和巴特舍巴的故事时指出,魔鬼会诱惑我们陷入与诸罪截然不同的腐败,以致我们觉得不再需要天主的宽恕。犯罪有多种形式,无论犯哪种罪我们都可以诚恳地请求天主的宽恕,并肯定天主将宽恕我们。
耶稣见他们故意歪曲事实,就警告并责斥他们说:一切罪过和亵渎都可赦免……但出言冒犯圣神的(罪),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玛12:31)可见在来世(死后)也有赦罪的可能。
教宗方济各为此致函大会表示,「他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呼吁被采纳,这个专门为亚马逊生态问题而努力的创新网络得以建立」。
黄主教认为,表面的繁荣昌盛隐藏着通货暴涨,而国家任由企业单位不关注生态问题,掠夺自然资源,所有这一切都对教会不利,作为非盈利组织,无法享受向公民承诺的经济益处。
第3个提问,邀请答卷者列出在新福传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阻力,接下来的提问是关于在亚洲的大趋势,如全球化、贫穷、生态或宗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