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主开放就是在开放中照顾他人所需”。教宗也强调,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喧哗和炫耀中完成的,因为爱德和哀矜不需要在人前显耀”。
他表示,教宗方济各和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那里诵念《玫瑰经》,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同时,玫瑰经祈祷是“我们对历史的一个推动,也是我们向天主开放的一个空间,好让祂能够指引我们的道路”。
相反,如果我们让天主白白的爱来充满并开放我们的心,如果我们让天主的爱洋溢出来,自发地开放自我,没有害怕、算计,无条件地再把爱给予他人,那么我们就会在自由内成长,我们也会在我们周围传播天主的美好和馨香。
帕多维塞主教遇害的地方,伊斯肯德伦也会举行圣诞礼仪,那里的堂区已关闭,3位方济住院会会士决定留下来后,现在教堂又重新开放。
邀请是一份心灵的开放,容许对方存有跟自己不同的响应、处理、理解和看法,而“规条”、“一定”、“应该”,都是把别人放在一些框围和规划之内,没有弹性与可能性,别人必须跟着固定的一套去生存。
人类在向天主开放,让天主做他们生命主宰的时候,人类发生的变化,才可以在基督身上看到。这时,一切在改变,彻底地改变,日臻完善。这就是耶稣的所作所为。
一如往常那样,他让我们看到出路:开放所有堂区来接纳难民,这是一个有待实施的例子。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这些关於生命至上的教导视为珍宝。
协助该会议改革的西雅图萨廷总主教(J.P.Sartain)表示会开放并配合信理部去处理此事,他期待双方六月的会议讨论有关问题。修女领袖亦会于六月十二日会见信理部部长莱瓦达枢机(W.Levada)。
课堂上,教友们开放自己,真诚的分享,感动了在场的人,时而传来感动和忏悔的哭泣声。我回去好好的做圣言祈祷,让主的爱,来感染我。留意自己的情绪,不断的在主内成长。一位参加学习的教友告诉“信德”通讯员说。
圣座新闻室应新闻界的要求,就所提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下面的回答说:“圣座始终支持任何有益于开放和有建设性的对话的创举。圣座坚信目前存在的困难能够、也必须经由外交途径,善用外交所具有的一切工具,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