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第一一二节的话说:“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它艺术表现的无价之宝,尤其配合着语言的圣歌,更变成了隆重礼仪必备或组成的要素”。
《教会宪章》肯定了教友的地位是天主的子民,就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福传;《启示宪章》要求教友阅读圣经,以提高信仰素质;《礼仪宪章》则要求教友主动参与礼仪,以基督的精神圣化自己。
在礼仪宪章中我们读到为获得圆满的实效,教友必须以纯正的心灵准备,去接近礼仪,又要心口如一,并与上天恩宠合作,以免白受天主的恩宠(礼仪11)对于信友而言,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洁净自己的心灵,为耶稣准备好空间。
加尔默罗圣母纪念日本人就任教宗职第九年台湾地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合译天主教香港教区宗座署理汤汉枢机准印2021年8月12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宪章
1963年12月4日,即第二期会议结束的当天,大公会议最先通过和公布的两个文献:《礼仪宪章》和《大众传播工具法令》,足见这两个文献在教会信仰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宗勉励这些圣经学者们重温《天主的啓示教义宪章》并使之发扬光大。教宗最後告诫说:若没有圣言的扶持和活力,具有悠久传统的基督信仰团体就会意志削弱,年轻教会的传教热火和灵性成长就会停顿不前。
强调梵二大公会议文献《礼仪宪章》指出‘礼仪为教会生活的顶峰与泉源’,同时也指出礼仪要‘适应各民族天性与传统的原则’。
团体及善会各层面推广信德年,如教区由九月开始提供相关讲座至明年九月;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将有系统地介绍由教宗专为青年而设的教理书籍《青年要理问答》;鼓励堂区研习《信德之门》手谕;信仰小团体研习梵二文献中的《教会宪章
(《牧职宪章》),所以,从每一个基督徒担负的传教责任方面来说,我们不只是福音的受惠者,同时也是分施者。作为拥有两种身份的我们,不仅应该去宣讲,而最重要的是以生活作见证。
为了接纳那些决定离开圣公会而皈依天主教的基督信徒,本笃十六世2009年发布了《圣公会的结合》(AnglicanorumCoetibus)宗座宪章,并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开设三个个别教长管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