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慕道中的阿强认为,基督徒担任义务工作、为社会出一分力,是回应耶稣基督对我们的召叫:“主教导我们学会挻身而出、奉献自己。透过服务他人,我们的心灵能得到锻练,从而学会谦逊和忍耐。
(《天主教教理》1373)在伯大尼安老院服务的修女,以及在城市其他社福机构工作、来自不同修会的修女,同样认真遵从《教理》中的教导,特别有关圣体圣事一环;但是,她们也特别关顾在穷人、病患、囚犯身上复活基督的临在
来自信仰社
此次学习给我注入了一种新的动力,我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在回到到堂区后加以实践,踏踏实实地为天主做事,为社会做贡献。”“这次司铎培训的成功举办,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在我修道期间,我的跪凳里,常常放着一本河北信德社出版的《圣人传记》。后来圣神父后,弥撒前,一定会重温一下本日所纪念的圣人。到达罗马后,去了许多圣堂朝圣,才知道有许多圣人我不知道。太多了,也懒得查资料。
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与耶稣的榜样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自我表现、个人成就和物质积累的时代。
于是,安佑开始为社区里的老人提供帮助。起初只是偶尔帮忙修花园,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愿意付出,内心的空虚感也慢慢消失了。
这个显现深刻地影响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其通谕《富于仁慈的天主》的灵感就来源于此。后来,他在千禧年钦定了救主慈悲主日。
公元1715年,教宗克来孟十一世颁布《自登基之日》(ExIllaDie)通谕,结束了这场关于天主中文译名的争论,在该通谕中特别规定中国天主教从今以后只能以天主二字来称呼至高者:西洋地方称呼天地万物之主用斗斯
先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曾在《救主的使命RedenptorisMissio》通谕中就传教派遣永恒的现实意义指出:期待基督的人仍然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