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五年至十四年(1801—1815)期间,四川代牧区主教徐德新将修院迁至四川盆地西部的天全县,命名为立书堂,后来又从天全迁至宝兴县邓池沟,称为穆坪修院。领报修院尚未建成,穆坪修院即迁至白鹿开办。
青年教友徐金炜虽然信主不久,但她每天抽出大量时间参与弥撒、祈祷、拜圣体,读圣经,探访病人和参与福传活动,她对主的那份感恩是十分真切感人的。
且先慢斟一杯,但愿我领受的恩典,也如缓缓徐流的清泉(依8:6),传递出去,滋润人心。去参加避静是缘于看到修女分享的通知,对于灵修陪伴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心灵辅导早有兴趣,蒙主恩佑得以成行。
于是,在任丘徐庄购地,多方筹集资金,开始兴建任丘联合诊所。期间,还培养了数十名眼科和中西医大夫,并从国外邀请医学专家到诊所培训、交流,以提升贞女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香港教区徐锦尧神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会不缺少神父,而是缺少好神父。周至教区南于村会本堂卢阿昌就是这么一位让人称道的好神父。
由于四川的代牧区很大(包括贵州及云南),不断面对教难而想留下基本的牧民指引给当地神父,徐主教于是1803年9月在崇庆召开会议,2位传教士及13位中国神父参与。
吴丽芳从创造到救赎的爱,分享了天主对人的寻求。他们丰富的信仰体验分享使现场的教友们一次次留下了泪水。
高夏芳修女:生于澳门,长于香港,在意大利受培育成为母佑会(慈幼女修会)修女,留学德国,获Münster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分别于罗马母佑宗座大学、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及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教授新约圣经及圣父学
婴德女修会的顾素德、李守慈、施玉美、袁伟红、蔡红菊、朱卫芳、蔡爱萍等七位修女参加。沈主教在礼仪的一开始就表示,须知圣堂有新貌,全赖上主的恩赐。
李神父说:小同·惠芳夫妇,欢迎你们!让我们很感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一直被关注、被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