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怀喜悦地回想当地教会和蒙古人民:一个高尚且睿智的民族,他们给了我极大的温暖和热情。今天我想带你们走进这段旅程的中心。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教宗要走这么远去拜访一小群信徒呢?
父亲那边,还是大儿子那边,当罪人悔改时,我们怎样对待他们呢,以父亲的温柔和慷慨,或者,以大儿子的无情和冷淡,在这四旬期内,我们有以真实的热情为他们祈祷吗?
在人生最有资格收获和享乐的晚年时光,他们依然能怀着感恩的心在夕阳的余辉中播撒温暖和爱!我相信天主一定会特别降福护佑他们,赐与他们平安喜乐。
亲近、温柔和怜悯,这是天主的三种态度。通过注视圣诞场景,在圣诞场景前祈祷,我们可以体验到天主的这些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特质。
奔波在土默川的大小村庄和包头城区的大街小巷,寻找教友、恢复教会、传播福音、救助人灵;是您,率先在内蒙古恢复了第一个女修会,把一批批愿意终生侍奉天主的女青年聚拢在一起;你亲自主持建设的小巴拉盖天主天主堂是您,率先在内蒙古建起了特殊年代之后的第一座天主圣殿
梵二也重申这同一训导,对弥撒作了意义深长的说明:“在最后晚餐中,我们的救主建立了祂体血的感恩圣祭,藉此使十字架的祭献得以永留于后世,直到祂再度来临;就这样,主也把祂死亡和复活的纪念,托付给了祂所挚爱的净配
北京教区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赵建敏神父:从1984年进修道院,20多年时间,一直在傅主教身边学习和工作,傅主教是爱国爱教的楷模,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爱国爱教事业,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也非常爱自己的事业。
在将要离开世界之前,祂在和门徒们的最后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以圣事的方式,继续临在于世界上。今天,每一次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弥撒圣祭,就是聆听主耶稣的教导,领受祂的生命,生活在主耶稣身边。
而凉山州又是我省麻风病疫情较重地区,记者踏访的瓦基机麻风村是1968年建村的。
死亡,不是人的终结,而是通向永生,或者永罚的通道。根据主耶稣的教导,每个人在用完现世的“恩宠机遇”后,都要经历“死亡”、接受天主的“审判”,其后果是“永生的天堂”,或者“永罚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