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苏五9-12、格后五17-21、福音:路十五1-3,11-32我们在福传的时候,甚至在教友中间,常会碰到一些质疑:「为什么基督宗教常讲罪?耶稣要人悔改,四旬期也要人悔改。还要去向神父告罪!
在另一次讲道中,奥力振又说:‘如果天主准许我用我的血洗净我,为基督而死,以便接受第二次圣洗,则我当然乐意离开这个世界。那些堪当这些事的人实在有福’。
在今天的福音中,主耶稣提醒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了悟天主对我们的悉心照顾。一朵花的美丽,一棵草的芬芳,就连富足的撒罗满王也不能与它们相比。它们虽然只是不起眼的小草小花,然而,天主依然照顾装扮它们。
他们通过赞美、分享、学习、服务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信仰水平,以言以行践行了主“爱的宗旨”,传播了主的福音。
第十条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宗教传统和习惯接受境内信教公民自愿捐赠和境外人士无附加条件的宗教捐赠(布施、奉献、贴、献仪等)。禁止摊派、勒捐。
:「考虑到人的各种外在限制和减轻罪责的因素,在一个客观的罪恶处境之中,主体未必负有罪责,也不一定要承担全部的罪责,而且他们依然可以活在天主的恩宠内,依然有爱的能力,依然可在恩宠和爱德生活内成长,并为此接受教会的扶助
教宗以圣马尔谷福音记载耶稣升天作为讲道内容。他说,主耶稣被接升天前,派遣宗徒往天下去传扬福音,而不只是在耶路撒冷或加里肋亚。教宗继续说:要到世界各地传扬福音,这是教会的传教使命。
源自新约若望福音(若10:11)的这句话是1937年10月为文致和主教及其八位同伴蒙难所立纪念碑的碑文内容。
教宗重提世界主教会议的几个主题,例如司铎和家庭牧灵人员需要接受适当的培育,未婚夫妻的婚前准备行程需要受到引导,新婚夫妻婚後头几年的信仰生活需要得到陪伴。
然而,信仰不是接受一个“固定的内容”,或者一套祖传的信念,却是和生活的天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