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中首先提出了困扰今日世界的一些邪恶,如仍在持续的流血冲突、战争的新威胁、因贫富悬殊的增长和无节制金融资本主义使自私和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造成的紧张及对立。
在这个强烈时期,教会建议我们走改过迁善的道路,除去外表,重新发现生命的本质:爱天主和爱近人。
他提到於前一天4月19日逝世的前罗马犹太教经师长埃里奥·托阿弗(ElioToaff),称他是促进和平与对话的人。教宗也谴责了各种形式的反犹太人和反宗教的暴行。
我们对那些帮助我们、关怀我们、在我们生命旅程中陪伴我们的人经常说谢谢吗?教宗指出,我们总是不懂得感谢和赞美上主。我们的感谢常是随口一说!对天主也是这样。跑去天主那里求恩容易,回来谢恩却难!
教宗当天上午的第二项活动是参观德肋撒修女纪念馆,并与一些宗教领袖在纪念馆的圣堂内共同祈祷。德肋撒修女于1910年在斯科普里出生。1963年,一场地震摧毁了修女领洗的圣心堂。
利内是一名在灵修上有所寻求的年轻女性,渴望活出为最弱小者服务的圣召;维罗妮卡是一名患有唐氏症的年轻女性,盼望献身于上主。
我愿意我愿意有一颗可以流泪的心好使我能与其他流泪的心一起呜咽我愿意有一份脆弱的情好使我能与其他脆弱的情同感伤痛我愿意有一腔易碎的灵好使我能与其他易碎的灵共遭蹂躏但,全能的上主啊——我更愿意有一腹能孕育力量的魂好使我在受尽痛苦的折磨流尽心中的泪水时能用颤抖的双手捧举起那可以抚平创伤缔造新生命的无限希望天主给了我一个生命天主给了我一个生命
比如在通讯十分不发达的古代,有一种生死情讲的是夫妻恩爱,丈夫外出,数年不归,妻子望穿秋水,恨断春云,山高路险,望远怀人,那断肠离绪,刻骨相思,终究在无尽的思念中耗尽了生命。
我们所崇拜的是尊威的天主子基督耶稣,犹如真光入世,他屈尊就卑,降来人间,且曾留此尘世三十三载,成为我们的“道路、真理与生命”(若十四:6)。人何等有福啊!
布莱恩(WilliamnJenningsBryan)说耶稣是:“生于木匠之家,没有接触过世界智者,然而,在他短暂的三十多年的生涯里,他所给予世界的道德规范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