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的思绪回到小学的一个事件:一个名叫马尔谷的小男孩被指控偷了同学的点心。某个人虽然知道马尔谷是无辜的,却没站出来替他辩白。
福音中的耶稣受难史实乃基督苦难的叙述,透过圣史们不同事件、不同角度的讲述,我们可以不断地汲取天主圣言的滋养。
主耶稣是所有事件和历史“最后发言的一位”。通过跟随主耶稣,祂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们就会在四旬期走在“新路”上,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天主常常通过不同的事件在提醒我们,我们身边去世的人、大的自然灾害、瘟疫,以及亲朋好友意外的死亡等。
不幸的是礼仪之争等事件,令中国皇帝感到厌烦,终至惹起官方的迫害,只有在北京宫廷供职的耶稣会才学之士得以幸免。以上是十六世纪末年到十七世纪间天主教在中国初步传教的大致情形。
不过,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宗座出缺期延长,以离罗马不远的维泰尔博(Viterbo)城选举教宗的著名事件达致顶峰。那是在1268年,18位枢机聚集在维泰尔博的教宗大楼选举新教宗,但很久都无法选出。
答:共有一万四千七百人丧生(17:14),这还不包括前一章因科辣黑事件而被地吞噬与被火焚灭的那些人。这显示属灵悖逆对整个会众的严重后果,以及天主对亵渎圣职的极度愤怒。
若望讲述说:“我的情绪起伏不定,这让我觉得修道也许不是我的圣召,也许我需要一段时间来走出困境,思考所发生的事件。我的培育导师陪伴我,关心我,告诉我在修道院继续学业的同时,我会找到所需要的帮助。
如果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我们读的每一本书,经历的每一个事件,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帮助我们迈向永生之道的天主的奇妙安排。然而,许多时候,因为我们“不会读天主给我们的征兆”,所以,忽视了身边的“永生之道”。
此外,上主明言他不能过约但河(参阅申32:51),是因他在默黎巴水事件中没有尊崇天主(民20:12)。这一限制也突显出:应许的实现不是人的功劳,而是天主恩许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