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天主的恩典,而对他人的艰难困苦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忘记了圣保禄宗徒应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者一同哭泣(罗12:15)、以及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要一同受苦(格前12:26)的诚挚训谕。
教宗方济各也援引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的教导,重申人们在世的行动若受到爱德的启发和支持,就能建设天主的普世神国,使人类大家庭的历史朝著这个方向迈进(7号)。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和教宗的训导,尤其是天主的忠仆若望保禄二世的《女性尊严》劝谕都这样表示”。
1668年,14岁的康熙临朝亲政,1年后,康熙彻底平反历案错案,为汤若望平反昭雪,并公开举行朝廷谕祭纪念汤若望。汤若望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城西,利玛窦墓地的旁边。
到了晚年,白内障夺走了奶奶的视觉,双目失明,母亲本着信仰的劝谕,以孝爱、体贴、关爱的态度悉心伺候,感动的奶奶直言:感谢天主!母亲五十岁时得了心脏病,后来转成肺心病,病痛伴随着她的晚年生活。
这一点,保禄六世在“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中曾提到:“现在的人宁愿听信见证,而不愿意听信宣讲人;即使他听信宣讲人,也是因为教师是见证人”。
(天主是爱通谕,17)耶稣说:‘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
为此,教宗引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的若干要点,重申传教的多项特质。第一项特质是吸引力:「救赎的奥迹透过吸引力进入了世界并持续如此」;耶稣并非说服我们,而是吸引我们。
接著,教宗指出,新颁布的《众位弟兄》通谕也是这段进程中该走的道路。「启动进程」的勇气其实也在于接受彼此的差异,以及「能说出友爱的话语」,重新编织一张「惠及世人的关系网」。
“朝鲜殉道烈士生活在《宗徒大事录》所说的兄弟情谊中,如同教宗方济各在《众位弟兄》通谕中强调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