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醒人:“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篇)。“敬畏”与“害怕”不同。害怕,是遇到了超越自己的人或者事件而不知所措,萎缩或者想逃走。
其实,主耶稣在这里提醒所有的人,信仰的真谛:只有进入了天国,生活在天主内,才是真实的信仰。
即使我们的心为某事而受到责备,祂也会提醒我们:“天主比我们的心大”(壹若3:20)。天主比我们的罪更伟大。
在听到梦中的提醒后,他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走上了一条没有走过的新路回去了。这“另一条路”是保护小耶稣和玛利亚,若瑟的路,更是在遇到新生王后的人生新路---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正如德肋撒姆姆提醒我们的,需要一块面包的人不少,然而,需要关爱和安慰的人更多。当我们选择爱护弱小者时,就遇到了主耶稣,就是善待主耶稣,也是爱天主的具体表现。
犹太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者感恩奉献时,也在天主前宣认自己是谁,以及对天主的信靠(申26:4-10),保禄宗徒也提醒我们,通过信仰宣认,我们都成为天父的儿女(罗10:8-13)。
所以,雅各伯宗徒提醒我们,“在天主父前,纯洁无瑕的虔诚,就是看顾患难中的孤儿和寡妇,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玷污”(雅1:17-27)。保持自己洁净的方法,就是跟随主耶稣基督,选择敬天爱人。
主耶稣基督也提醒我们,不只在圣殿祈祷中与天主相遇,更要在同每个人来往中遇到天主(玛25:40)。其实,基督徒的全部生活就是“和天主相遇中遇到人”,以及“在遇到人时遇到天主!”
这个经验提醒我,以后若有众多司铎参礼共祭的大型晋铎礼仪时,比如,今天有一百多位司铎参加的晋铎典礼,我想要尽力避免占用大家太长时间,要考虑灵活应对。”封新卯主教这样说。
平时我们所说的“能通万国方言”也提醒我们天主的救恩是向所有人和每个文化和语言开放的,每个文化和语言都能明白天主,都能明白门徒们所宣讲的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