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圣玛尔谷福音叙述耶稣谈及祂的苦难,可是门徒们却在争论他们中谁最大(谷9:30-37)。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以这段福音为默想主题,谈到权力和服务。
总主教认为,尽管人们习惯于突显各种危机因子,但不要忘记教会内有许多正面和希望的征兆,尤其是这一年内,许多基督信徒少数族群在苦难贫困中的见证,以及全世界同步举行的朝拜圣体活动。
经过苦难的磨练,他的心没有变得更加冷酷僵硬,反而变得更加柔软温和。他对敌人的仇恨减少了,对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却有更深的反思。27年的牢狱,曼德拉失去了肉身的自由,却获得了心灵真正的解放。
在苏联时代,当地教会曾因它对罗马的忠贞而饱受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Stalin)下令消灭教会,主教、神父和信徒在共产政权下面临迫害与殉道。
斋戒(分担世界各地饥渴兄弟的苦难)?(摘自http://www.catholic.org.tw)
圣母为耶稣而生,她为养育耶稣和耶稣的奥体——教会,甘愿受一切的苦难。她听从耶稣的话,热爱我们众人,把我们看作孩子,看作耶稣的弟兄姊妹。
我经常默想您的苦像,使我想起您的苦难,为救我们这些无知的罪人,您受了多少凌辱,而您还是那么爱我们。我现在才知道,只要信全能的天主,什么魔鬼也不怕它,它也没有力量来打扰我了。
容忍缺陷,善待苦难,从不圆满中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庄严不可欺,这是灵魂赐予的礼物。明乎此,我们就可把人生的不圆满视为灵魂丰富得以体现。忧郁是欢乐的前奏,挫折或许是成功的条件。
昔日吾主耶稣同十二宗徒在吃最后一次逾越节羔羊时,也就是在最后晚餐,建定圣体大礼后的次日下午,正当耶路撒冷圣殿内祭献逾越节羔羊的时刻,吾主耶稣为拯救世人,受尽万般苦难凌辱,在加尔瓦略山顶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人子不是先经过苦难,然后才进入光明境界吗?”事实上,只有懦夫才会被困难吓倒,这样的人,他在逃避命运的同时也放弃了生命,在躲避困难的同时也躲避了上主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