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5:12)李老师用周宏的《赏识教育》和“装肓人”,让教友们透过生活进行了一次换位思考。爱的种子立刻就发芽了,教友们都排着队踊跃上前发言。
坐在公交车上,透过重重的高楼大厦,我渴望能寻到十字架楼尖的倩影。然而最终我怀着一丝失望下了车。第一天我就去了图书馆,径直走到地理科。
虽然这次活动只能帮助100名先心病患者,但我们相信,透过今天的启动仪式,会有更多的善心人士了解我们的动机和愿望,从而不但能够认同我们的行动,而且还能够主动地向更多有需要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
堂区团体需要逐渐成为领了洗的人以传教使徒的身份出发,且怀着喜乐返回的地方,分享上主透过他们的见证所行的奇迹。
每个堂区、每个善会、每个教会团体,都被召叫成为这场感恩与关怀“革命”的主角:透过定期探访长者、建立支持与祈祷的网络、与他们一同祈祷并建立关系,使那些觉得自己被遗忘的人重新找回希望与尊严。
透过有规律、庄严且合乎礼仪的献祭生活,以色列人不断被提醒:一切属主,时间是圣的,生命是恩赐,人当悔改归主,常怀感恩。《户籍纪》第30章问答一、总纲:什么是许愿与誓言?问1:什么是“许愿”与“发誓”?
所以,当司祭举行弥撒时,是基督在透过他继续举行救恩的祭献与圣筵。问:耶稣说「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是什么意思?答:不是普通的「回忆」,而是「使祂的牺牲临现在我们眼前」。
阳光透过不同色调的玻璃窗投射进来,为教堂内部渲染上红、黄、蓝、绿等绚丽的色彩,营造出神圣而静谧的氛围。东侧的玻璃窗以蓝绿色调为主,代表着清晨的冷色光;而西侧则以橙黄色的暖色调为主,象征着黄昏的余晖。
答:这句话表示我们承认圣祭是透过神父的双手奉献给天主,但这也是全体教会的祭献。我们托付神父代表我们奉献,同时我们也心意相合,参与其中。问:「献礼经」的作用是什么?
十一世纪,透过高卢(Gallican)礼,始把棕榈枝或橄榄枝游行,引入罗马礼。3.今日这主日有两个主题:1)诵读耶稣受难始末(源自罗马),以及2)耶稣荣进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