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却巧妙地将这个抽象的问题,形象地放到耶路撒冷与耶里哥之间的一段危险的路途上。他说有一个人在这段途中被强盗洗劫打伤。正巧有三个人分别从这里经过;其中有两个人只看了看,便从伤者身边走过。
比方说今天的弥撒礼仪邀请我们反省着名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参见路10,25-37),这个比喻把我们引入福音的核心,那就是爱天主和爱近人。可是谁是我的近人呢?那位和耶稣对话的人这麽问耶稣。
以至于无法看到我们自己脚下的路,感受我们身边的人、事、物。在此,我又忍不住重复那个妇幼皆知的故事了。 一个冬日的清晨,有一大帮人急着去朝圣,他(她)们听说圣母要光临一个重要场所。
在为缅甸和朝鲜半岛呼吁祈祷之前,教宗先向眼前数千位各国朝圣人士简要地讲解了当天主日弥撒福音的教导,他说:“今天的路加福音给我们提出了富翁与贫穷的拉匝禄的比喻(路16,19-31)。
关於当天主日弥撒福音教宗这样阐明说:“本主日的弥撒福音谈的是耶稣治好十个癞病人,其中只有来自撒玛黎雅的那个外邦人回来感谢耶稣(路17,11-19)。上主对他说:‘起来,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
(路9:62)又对那个少年人说:“你跟随我吧!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玛8:22)因为那个少年人回答说:“主,请许我先去埋葬我的父亲。”
(路18:1)“你们祈祷要持之以恒,而且要时时醒悟,感念恩宠之赐”(哥4:2)“你们祈祷时,回到你们的房间里,关上门,向在隐秘中的父祈祷;他在暗中看到你,必将赏报你”(玛6:6)“耶稣独自祈祷……”(路
圣母玛利亚却把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复思想(路2:19)。
(参阅:路十1-9)教宗解释道,这便是「帮助病人在他们的病弱中看见与主相遇的机会」。这相遇会带来转变,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可以在人生暴风雨时牢牢抓住的坚固磐石」。
(路19:5)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今日我们继续默观福音中耶稣与一些人的相遇。这一回,我愿意关注匝凯:这段故事为我特别亲切,因为它在我的灵修旅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