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的冲突构成了人性之永恒。摘自2000年3月30日《文汇报》吴茂华/文傅铎/荐有删节
他在世时所承受的种种患难和痛苦换来了永恒的价值。这个讯息也是对那些身处逆境,正遭受患难和痛苦的人的一份慰藉,这也是父亲对我们的叮嘱和期盼。
天主吸引我并非因祂的大能,祂的永恒或完美,而是藉着基督的面容和事迹吸引我。基督是生活美好和有福的人,没有一个人像祂那样自由,从未有任何人如同祂那样仁爱。祂就是喜讯,告诉我们人人都能度更美好的生活。
教宗最后期勉本笃会士们藉着庆祝联会成立125周年的良好机会,反思如何寻找天主和祂的智慧,如何更有效地将永恒的财富传承给后代人。
教宗期勉本笃会士借着庆祝联会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的良机,反思如何寻找天主和祂的智慧,如何更有效地将永恒的财富传承给后代人。
问:那么,我们所面对的是永恒真理的动态发展,它与圣传紧密相连;其中的连贯性日新又新。答:正是如此!就我看来,天主教会无法接受一个自我封闭的真理观念。
基督以四十天的严斋,树立了克己顺命的榜样,好使我们今世以同样的精神,庆祝逾越奥迹,来日也能参与永恒的逾越圣宴。
他们的作为和成就在邀请当今的人本着尊重和信念,把福音引入有关人、人性尊严以及永恒命运这些基本问题中。摘自中声广播电台—教宗本笃十六世谈话节录
可是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崇高的,在人的生命内具有永生的因素,在现世生命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决定我们到底要走向哪个永恒:是永远怀抱天主呢?或是永远拒绝天主?
他们的心灵亟待被来自永恒的深邃所填满!此刻,最后那个独自站在天主面前祈祷的人,让天使感到很特别,他说:“天主,我完成了自己,我用我的行为祈祷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