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耐心聆听问题,陪伴他人的行程,以慷慨和同情之心分施天主的宽恕。他不训斥离弃或迷途的人,却常常随时准备调和争端。他是一个晓得接纳的人。教宗最後谈到喜乐,强调司铎的生活应以喜乐为特徵。
就像日月照临那样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白白馈赠,而且无孔不入、无微不至,天主的无限大爱也是同样的广阔高深、没有疆界,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打开心门、打开家门、打开国门欢迎接纳,是否能够清除自己心中那些与天主慈爱
教宗说,天主对我们的恩赐远远超过我们的功劳,而对那些在世上慷慨付出的人,祂更加倍赏报。因此,慈悲之爱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这种对教会的慷慨奉献精神和孝爱母亲的赤子之心,在利己主义盛行的世代,值得倡导、值得褒奖。小弟不爱奉承,没有一点奴颜媚骨,不为半斗米折腰。
教会和世界需要成熟和平稳的司铎,无畏及慷慨的牧人。他们应能接近他人、懂得聆听并慈悲待人。教宗最後谈到召叫。他说,召叫是基督信仰圣召的典型动词。
让我们怀着慷慨和信赖的态度向天主说:‘我相信祢,我爱祢,在我内完成祢的旨意吧!
这样一来,藉着成年基督徒在家庭牧灵中的慷慨贡献,司铎与新婚夫妇之间相互协作,创建社会的杰作,即男女彼此相爱的家庭。这项工作旨在帮助未婚夫妇在信仰上成长,逐渐在教会内并与教会一起参与基督的奥迹。
希望我国广大神长教友慷慨回应圣父的呼吁,在纪念救主苦难瞻礼及圣周期间,效法救主的慈悲与怜悯,向弱小及贫困者开启大门,伸出基督友爱的援手。大家携手与社会人群同行,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两千多年来埃及人慷慨好客的精神存留在人类的共同记忆中,今天埃及人依然秉持这种精神接待了来自苏丹、厄立特里亚、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努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改变世界从每天的小事开始,从慷慨、分享等营造友爱的举动开始。教宗然後勉励学生们永远不要以恶制恶,也不要对侮辱作出辩解。耶稣要求我们为每个人祈祷,也包括我们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