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主基督,请快来,给世界带来真理之光,照亮人生应走之路。领:主,祢是“厄玛奴耳”,甘愿与卑微的人为伴,同居共处。众:主基督,请快来,给孤苦的人们带来所需要的慰藉。
廖修女以忠诚及坚信的心,持守著修道生活;她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晚年的人生;她以仁爱、谦卑的精神,去履行教育的使命。廖修女的一生,可谓乐育功宏、桃李满门。她热爱祈祷,凡事谢恩,克己乐道,爱主爱人。
他说:“如果我们找到了上主,而上主是我们生命的光明和喜乐,那么我们敢肯定那些没有找到基督的人,必定缺乏人生最基本的一件事。因此,我们有义务把这件最基本的事提供给他们”。
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在身体和年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不仅要在圣灰礼仪当天守好斋,而且要主动对照耶稣的教导、教会的要求,包括《天主十诫》《圣教四规》,反省自己的生活,是否偏离过或正在偏离信仰的轨道,发自内心地为了念想耶稣为我们所受的苦难和罪孽深重的自己赎罪而守斋
其实,基督信仰首先并不是一套道德规范,而是体验到耶稣基督-祂个别地爱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无论老或少、贫或富;就连我们背离他的时候,他也爱我们。
单枢机是一个天主之人;中华民族还没有精修,他可能就是第一个;他面对病痛那种洒脱自在、那种开放、那种勇敢,为生病的人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他要建立一些新的核心价值,他让台湾社会知道:生命中的挫折可以转变成希望;把人生的绊脚石转成垫脚石
1月13日至15日,宜昌天主教城区方济各堂举办了主题为属神的智慧与生命的信仰培训,来自沈阳的仲霄玛利亚姊妹以自己被圣言不断改变的生命为主做了鲜活的见证,她指出圣言是救恩的宝库,恭读圣言、认识圣言、践行圣言
她仔细打量着儿子,想努力回忆儿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了,开始知道用大人的口吻和信仰的语调来安慰她了。但她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段时间的事情太多太杂太突然了,她的心思哪一天放到儿子身上?
若瑟赫忍斯基神父说:穷人的生命是恩宠的泉源,因为是穷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及缺乏信任的生命情境中,向我们提供了信仰应追求的目标———透过穷人来表达对基督的热爱和见证,进而接受由福音带来的恩宠。
他们认真地询问天主教的道理,寻求天主教的信仰,解答人生的困惑。他们了解耶稣为什么被钉在十字架上?人们为什么要信天主教?天主教与基督信教的区别是什么?中梵何日能够建交等一系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