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追忆与前辈刘定汉主教在一起的日子
2008-01-19

[page]一位言传身教的善牧楷模20世纪80年代,内地多数乡间公路还不是柏油马路,路很不好走。那时谁家有急事能借到一辆吉普车或二手轿车就相当幸运了。

南京、包头——鱼雁传书两地情
2008-03-14

从17世纪到20世纪愈演愈烈。而人类对待天主,比冰山还厚还凉,冷落又冷落;对救主耶稣救世赎世、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等爱人事迹,一笔勾销。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008-06-10

1997年9月5日,一个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大雨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这个人是天主教徒,20世纪最伟大的人

城市化过程中的当代农村基督教
2012-11-30

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必然削弱,诚如PeterBerger所说,20世纪最后20年甚至出现了全球性的宗教复兴。

特稿:在中国教会需要进行一场灵修革命:从念经到祈祷
2017-03-06

20世纪非常著名的多明我会灵修学家欧迈安神父这样理解圣十字架若望所代表的加尔默罗会的否定式神学和祈祷:圣十字若望的基本神学是:天主是一切,而受造物是虚无。

走进陕西门徒训练营
2014-07-08

一、门徒班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西留堂区还是一个教友白点村,1990年张强华神父来这里传扬圣教,在新教友李秀云的协助下,发展了70多个教友。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20世纪以来的百年间,宗教信徒人数一直在增长,不仅传统宗教的信徒在增长,新兴宗教的信奉者也在增加。到1997年,在世界58亿人口中,宗教信仰者占81%。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虽然1622年传信部于中国成立,已不断鼓励修会开办修院,但到了这个时期(20世纪)才出现大规模及制度化的修院。1848年,中国有14所修院及学校。

“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2012-06-06

这些因素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温度计量的萌生,而近代温度计量的正式出现,则要到20世纪,其标志是国际计量委员会对复现性好、最接近热力学温度的1927年国际实用温标的采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敌思想研究
2014-11-05

因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很多国家盛行,人们普遍相信在社会中、在国与国之间,也存在着生存竞争法则,随便找些借口以强凌弱的现象人们已司空见惯,多数强国民众还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