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来到四楼展室,简直太神奇了,这里存有3000多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圣母圣心会的神父的照片,他们先后在世界各地传教,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目前还有690多位还在做传教工作。
他在当时已提出20世纪大脑生理学的基础理论,也发现了与后来者爱因斯坦“物质非必是物质,物质是能量”相同的理论与想法,甚至指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遗传因数DNA。
一、当前中国教会NGO所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 20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是中国教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参与了社会的公益事业。其标志是教会传统的慈善事业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兴起。
(拯望会供图)20世纪初期,启明女校的毕业及游艺会等活动被著名《申报》予以关注报道。可见昔日拯望会在华办学的社会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他亲眼看到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寂静无声地待斃等死,无人能救!如此饿殍枕藉的惨象深深刺痛了这个青年,从此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
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殖民化的创伤性经历玷污了这种关系之前,利玛窦实现了中国和西方之间一次奇妙的积极接触。在介绍他的生活和工作时,我希望能解释利玛窦如何在中国人民中找到上帝的存在,即中国的基督。
[page]一位言传身教的善牧楷模20世纪80年代,内地多数乡间公路还不是柏油马路,路很不好走。那时谁家有急事能借到一辆吉普车或二手轿车就相当幸运了。
从17世纪到20世纪愈演愈烈。而人类对待天主,比冰山还厚还凉,冷落又冷落;对救主耶稣救世赎世、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等爱人事迹,一笔勾销。
1997年9月5日,一个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大雨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这个人是天主教徒,20世纪最伟大的人
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必然削弱,诚如PeterBerger所说,20世纪最后20年甚至出现了全球性的宗教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