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TN/信德网讯:英国律师代表上周说,基督徒如果想在工作场所表达自己的信仰,可能要放弃他们的工作。
很多基督徒,当他们离乡背井,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间一久,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少家乡传统遗忘了,然而有一个最珍贵的瑰宝他们永远也不能遗忘和改变,那就是扎根于生命中的信仰。
在北京西什库堂的一次信仰生活分享会上,从宣武门堂前来朝圣的60多岁的王若望教友讲到自己继母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王从小就淘气得出了格,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告状,哥哥、姐姐劝告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本次院会主题为「圣母玛利亚,不同文化之间的和平道路」,由宗座国际圣母学院筹办。该学院今年庆祝创校60周年,它于1959年12月8日由圣教宗若望廿三世成立。
我已年过50,回想自己的生命历程,深感家庭对晚辈的信仰培育是多么重要。家庭就是教会的一个小细胞,是基督奥体的一部分,因此,过好家庭生活,是每个做家长的责任。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信仰经历,家庭教育经验。
答:在复活节前的圣枝主日发放圣枝,这旨在提醒我们主耶稣的圣死与复活,以及我们要分享他从死亡到复活的历程。
尽管人都渴望自己的生命不断地得到延续,希望通过现代医学和日益创新的高科技,使自己的生命活的更长一些,但是最终不免还是要死亡。
二OO六年基督信仰合一祈祷周(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之际,韩国主教团促进基督信仰合一与宗教对话委员会为配合今年的主题——“哪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20)——专门发表了相同题目的文告
为促进科学、神学和哲学之间的对话,教宗本笃十六世应宗座文化委员会主席詹弗兰科·拉瓦西(GianfrancoRavasi)枢机的请求,设立科学与信仰基金会。
最明显的就是主耶稣和一些圣人们的多次显现。教会把这些显现视为教会史上神圣和宝贵的事件。除此而外,甚至有成千上万不同年龄和社会团体的人,谈到自己曾经历过已故亲人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