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教友们自筹资金10万元,西安李笃安主教拨8万元,在教友们齐心协力的辛劳下,在修石渡教友大力支援下,建成了一座能容纳二三百人的新堂,随着新堂的落成,堂区的教务也有了正规有序的发展。
他又补充说,要实现这个渴望,就应该像福音中说的,在盘石上建房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建在唯一永不倒塌的基础上,这基础就是基督。教宗于是告诉青年们如何与基督一起将自己的生命建造在基督身上。
有一位老修士为大家传受,怎么在家庭中建马槽。他有一套巧妙的办法,在许多牛皮纸上,用小扫把涂满薄薄的面浆,在面浆未干时撒上用红色、绿色、灰红色染过的木屑。
出发时没有隆重的送别场面,王建忠神父、徐永涛执事和冯巧教友送行,沿着从南充到安岳的318国道,送到西兴后返回。
母亲的第二个宏伟设想是再建一座小教堂,以满足教友兴旺之需。几年前她召集子女开了个庄严的家庭会,向子女说明道理,宣布待她死后把100平方的老房子无偿赠予教会。
1985年,张明斌神父要在山西临汾建一座新教堂,当地教友热情高涨,纷纷投工出力。那时候,我在临汾地区人民医院住院。十多年了我一直多灾多难,不用说别的,光因肠梗阻就住了五次医院,做了两次手术。
节省人力物力填补建堂的不足,减少奢侈浪费,帮助有更需要的堂区。由此联想身边的所见所闻,觉得这个倡议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在起初经商的三年中,他们饱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可再苦再累也不忘祈祷,每天晚上临睡前总是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念完晚课还要念一段玫瑰经。
妈妈承担起了我的生活和学习,并且还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那天下雨的晚上,爸爸赶妈妈出去,我吓得直哭。从那起,我就恨死爸爸,因为我看到他打妈妈,妈妈搬出去之后,在很多黑漆漆的晚上,饮泣着。
曾有一次,儿子在家乡办要理班,目睹了父母的艰辛,内心非常难受和矛盾,不禁说:你们再累再苦,我看不到也就罢了,看到就……母亲懂得儿子的心情,安慰他说:很多神父的父母不都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