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济教宗还没有来过中国,与中国没有什么交往,但自东亚传教主保方济各·沙勿略与中国教会的奠基人利玛窦开始,耶稣会与中国的友谊就源远流长,会促使出身耶稣会的新教宗重视和理解中国及中国教会,
为了将福音广传,他们有了新的抉择:从科学转向哲学,从宗教转向道德,努力适应本地风俗与文化。为了使中国读者能理解,他们竭尽全力译书著书,将皈依者带入天主教信仰的核心——救世主耶稣基督其人其事的启示中。
经过十年对中国典籍的研究和与儒家文人的对话(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利玛窦于1603年出版了《天主实义》,其中他宣称基督教的上帝,天主(Tianzhu),与中国古籍中的上帝相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圣座驻哈萨克斯坦大使米格尔莫里·布恩迪亚总主教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他接受本梵蒂冈电台访问时,谈到反核武的议题时表示:我认为哈萨克斯坦在反核武的行动中是可参照的表样,它曾经拥有全球第三大的核武库
5月28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亮相神武门展厅。
特别是我们中国,受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无论在科技文化领域,还是社会生产领域,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作为经济强国正在崛起是毋庸置疑的。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影响系列研讨会是从2008年开始的,第一届是在人大的校园里,后来两届分别在香港和澳门举办。从中国人民大学方面来说,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李平晔博士。
1990年3月,两位中国姐妹教友在东京遭遇车祸,姐姐不幸遇难。耶稣会中国中心的创始人,迪特思神父立即将东京的华侨教友组织了起来。大家首先帮助这对姐妹的父母来东京,料理后事,照顾幸存者。
雷公在担任中国中心主任期间,曾经以个人的魅力和努力,建立了很多新的联系。他关心中国,服务中国教会,在德国培养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