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取自《雅各伯书》的第一篇读经也要人警惕对权力的欲望和摧毁他人的嫉妒心。这也是给今日教会的讯息。世俗总是在谈论谁最有权发号施令,耶稣则表明祂来「是为服事人,而非受服事」。
在《得撒洛尼前书》中,圣保禄宗徒设法让所有人都能明白主耶稣的复活对每个人产生的效果(得前五4-11)。
当天的读经一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教宗以此章节省思聆听天主圣言的重要性。他说,当我们不停下来聆听上主的声音时,我们就会远离上主,转过身去,以背面向祂。我们若不听从上主的声音,就会听从其它的声音。
(依撒依亚先知书52:13—53:12)这是依撒依亚先知在旧约时代所预言的未来救世主所要遭遇悲惨命运。
教宗引用《耶肋米亚先知书》中陶工制器的图像(十八1-10),讲述司铎的培育。
我的书里面说的是他的一种忧虑,并没有真正变成现实。也就是说,大量中国的教徒在长期的中华文化的熏陶之下,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民族定位,当外国侵略者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一方面可能有宗教信仰上的共同性。
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谈及真正的悔改召叫。教宗方济各从这一点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指出耶稣在我们的罪恶面前所持有的特殊态度。祂不威胁,却慈祥地呼喊我们,给予我们信任。
他先于1月19日讲述罪人达味的成圣之路,然後在5月24日省思《伯多禄前书》第一章10-16节,称之为「成圣小品文」,并由此提出成圣的四大要素:勇气、希望、恩宠、皈依。
各人只坐在自家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来惊扰,因为万军的上主亲口说了(米该亚先知书4:4)。我要感谢为朝鲜半岛和平祈祷的所有人。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伯多禄前书》,提及对基督徒的迫害有如「烈火」一般(四7-13)。教宗解释道,迫害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是「真福八端的一端」;耶稣之所以受迫害,就是「因为祂忠於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