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佛教徒留言: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撒江天。人间菩萨来示现,再造一个新河间。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菩萨,做善事的人有福了,向这位慈悲的老人致敬!
耶稣以人子自称,这名词如依撒意亚先知所描述的上主仆人(依50:6-7,53:1-12),暗示着默西亚的苦楚(谷14:21、41)。再者,也暗示它含有默西亚的神性。
教宗接见灵医会大家庭成员(梵蒂冈新闻网)一想到圣加弥禄(CamilloDeLellis),心中就会浮现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摩洛哥教会翘首期盼教宗方济各的来访,共同分享善良的撒玛黎雅人、圣方济各和真福嘉禄·富高的灵修。
“复活的主邀请祂的门徒们不要自己‘制造’使命,而要等待让天父藉著祂的神来激励他们的心灵,好能参与传教使命,将这见证从耶路撒冷扩展到撒玛黎雅,越过以色列的疆界而抵达世界的边缘地区”。
亚马逊流域教会愿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在亚马逊实践福音要求的怜悯与正义使命。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副秘书长切尔尼神父(MichaelCzerny)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
教宗首先提到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书》中的一段:“那一天,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的根上将发出一个幼芽。…上主的神将住在他内。”
第二个叮嘱是「亲近方能服务」: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所教导的,「亲近陌生人意味著接受当下的危险」。第三个叮嘱是「聆听方能修和」:我们可曾花时间去聆听他人的心声?瑞士主教们提出这个反思。
事实上,天主安慰我们,如同依撒意亚先知书中的「殷切又辛勤的牧羊人」那样(参阅:依四十1-5、9-11)。有人或许会说,真正的悔改是做不到的。我们时常听到这种丧气的话。
“善心的撒玛黎雅人不只局限在看一下那个路上碰到的半死的人,他弯下腰,治疗他的伤口,把他扶上驴并把他带到旅店。”和耶稣也是如此,教宗说:“爱祂就是与祂进入生命的、实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