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房子又称圣屋,表示家要成为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培育场所,要成为上主临在该区的标记,而且要成为邻人良好家庭生活的模范。请神父去圣屋其实是一种宣信,也是在上主前的一种许诺:我们要成为一个圣家!
堂区神父华天禄(P.Vallat)表示,关社行动能够带出培育幅度,惟社会渐趋复杂,令青年较难找到立足点去回应核心问题。
当地通讯员告诉“信德”,这是建立基督徒团体方法之一,也是培育基督徒团体负责人的一种方法,内容主要是:第一,祈祷主来参与,把复活的主带到团体中;第二,读圣经两遍,中间默想3-4分钟;每个小组15-20人;
圣经与牧灵指引,对灵修与教会学的深入体认,礼仪与教理培育的革新,加强对话的邀请,这一切都帮助我们在可能造成违背或遗忘十字架光荣的困难、且经常是痛苦的情境中,追随基督。
当然﹐在这些国家中﹐去参加弥撒或接受教理培育都可能使自己遭受危险﹐尼日利亚也发生过儿童去上教理课被屠杀的事件。 问:在巴基斯坦﹐利用渎神法指控基督徒﹐实在是严重的威胁。
答:具体方面……需要青年的宗教培育。问题时常出自于无知。我要说的是,我们成功地避免了文明之间的冲突,我们也要努力避免无知之间的冲突。
母亲,感谢您文明开化,培育我们上学读书,即使在最困难的时代也没让我们放弃书包。因为您懂得知识就是光明,就是力量。每当我们背起您用做衣服的零头布拼制而成的书包时,心中充满对您的无限爱意。
我们依据当初的体验,及时地加以解决和纠正,并不断做这方面的培育和指导,使大家有一个质的飞跃。
记得每年圣诞节,“信德”和福传册子一同发放,老年教友加强对儿女信仰培育,“信德”成为首选。外出福传时,常给慕道者赠送“信德”,报纸上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触动人心的见证,也成为传道员宣讲的重要内容。
陈神父一年前调回国,将培育华人团队之重担交托给方济各女修会的陈修女。陈修女在百忙中抽出精力苦心经营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又随时各奔东西的流动性极大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