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些伊斯兰报刊展开的对重要清真寺历史、碑记及文物的调查研究,如《正道》杂志1930年1卷2号发表的子喻《北平德胜门外马甸清真寺的调查》等,都为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回族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圣经在《宗徒大事录》、《罗马书》和《格林多前书》等许多地方告诉我们,伯多禄和保禄及众宗徒们当年的福传是怎样徒步行万里路,途中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更不要说受尽羞辱、拳打、石击,甚至被迫害致死才换来千千万万人的悔改
正像教宗牧函中所说,由于信德,玛利亚成为基督救赎的忠实合作者;由于信德,宗徒们抛弃一切跟随耶稣;由于信德,殉道者以自己的鲜血为天主做了生命见证;由于信德,数不清的男男女女奉献一生,甘心度贫穷贞洁服从的福音劝谕生活
弥撒中教宗又根据两篇读经和其间的答唱咏讲了一篇令人叫好的道理,第一篇读经选自《宗徒大事录》第一章12到14节所记载的圣母与宗徒们祈祷等候圣神降临的事迹;第二篇读经选自《若望福音》第二章所记载的加纳婚姻奇迹
宗徒写道:“他们对你表示关心,但并不怀好意”(参迦4:17)。我们不能忽视,甚至在基督团体的内部,也有一些人投身错误的追求。
这些轻视或蔑视主耶稣以自己的鲜血建立的,奠基于伯多禄及其继承从罗马教会上的「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的态度和作法来自对天主教会没有充分的,甚至错误的认识。
最佳战胜虚荣的教导可以在圣保禄宗徒的见证中找到。宗徒总是计较他从来就没克服的缺点。他三次求主使他脱离痛苦,但主耶稣最后回答他说,“有我的恩宠为你足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全显出来。”
圣保禄宗徒在雅典曾精心预备,结果以失败告终。这个惨痛的教训,使他后来再也不仗恃自己的才能而依靠圣神,他曾说:我们宣讲,并不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词,而是用圣神所教的言词。
教案史也是罗马教廷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博弈的历史。晚清的教案,如马神甫事件、天津教案、巨野教案、义和团等均是西方国家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交涉,罗马教廷的作用反而很小。
不过他赞同史怀哲提出的了解耶稣对于自己死亡看法的方法。史怀哲认为,天国的来临与默西亚的痛苦是不可分的。要宣讲天国就必须宣讲痛苦,因为痛苦使人回忆末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