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岸本英夫以人的本身为对象给宗教一词定义为:宗教是一种使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明朗化,相信人的问题最终能得到解决,并以这种运动为中心的文化现象。
这里为老人们安排了各种治疗项目和康复训练,如音乐治疗、生活训练、社交训练、记忆训练、运动与复健等内容。
在日本占领时期,台湾岛在一批玫瑰会、道明会神父的带领下展开“天主教运动”,相继在云林、基隆、斗南、淡水等地开教和建堂。1938年,教友人数达1万人。1913年7月19日,台湾监牧区成立。
宣导教会社会训导、以文宣(明爱月刊等)将教廷有关教会思想传达给信徒们、协调教会内社会服务、举办各种讲习及研讨会、志工训练、推动四旬期运动、参与关怀行动、生态环保教育……等。
当时每一段时间的礼仪营,由钟桂生神父、陈振威神父、恩保德神父指导,是一群爱好礼仪的青少年聚会,天南地北,互相激励,寻找人生,造就了今日的多位神父,许多好夫妻、好教友……这都是礼仪运动的结晶
教宗也向当天参与弥撒和念三钟经活动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运动的欧洲各国人士致意。
随着时代的进步,应对民谣进行整理,保留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更加深入下去。
特别是合一运动的对话,为消除彼此间的历史隔阂和误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梵二文献”一书,我们的每一位神父还未能人手一册,至于教友就更难看到了。
教宗呼吁道:教区、堂区、修会、协会和运动组织,以及基督徒个人,我们都蒙召接纳他们。教宗然後讲述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几天前,在罗马城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鲜血的大公运动」强烈支持合一道路,使之日臻成熟。教宗强调,不同的基督徒「在我们共同的洗礼中活出新生命,一个始终爱众人的生命,甚至不惜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