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21:4) “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所。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我去了,是为你们预备好地方之后,我必回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若14:1-3)。
圣若望运用了不同的语言来讨论同一个圣神的恩赐:“天使指示给我一条生命之水的河流,光亮犹如水晶,从天主和羔羊的宝座那里涌出”(默22:1)。羔羊就是耶稣,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来到天父那里。
这道光的浩大当然不属於这个世界所以为的浩大,因为一开始,看到它的只有玛利亚,若瑟和几个牧羊人而已,然後才是贤士,年迈的西默盎,以及女先知亚纳:这些人是天主召选的。
耶稣显现给他们,开导他们,给他们讲解先知论默西亚应受苦的预言以后,他们才豁然开朗,真正了解了先知预言的意义,同时也燃起他们爱基督的热火,他们彼此说:“当他在路上与我们谈话,给我们解释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
但是,你既然是温的,也不冷,也不热,我必要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默3:14-15)。
教宗诏书提醒说,初期基督信徒长期给圣洗池做成八角形,意指第八天,即默西亚复活的日子,这绝非偶然(参见诏书20)。
西默盎(意思是“听见”):因为上主听说她失宠。肋未(意思是“结合、连结”):希望丈夫能更加恋爱她。犹大(意思是“赞颂”):因为她要赞颂上主。
中外学者一般认为,现有的宗教对话观主要有三种,即宗教排他论、宗教兼并论和宗教多元论。通过考察近些年来的研讨进展,我又概括出两种新的宗教对话观,即宗教兼容论和宗教实践论。
圣女大德兰素以深遂的默观经验见称,但她始终认为,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比祈祷中的神秘经验,更能真实显示一个人与天主的交往。
特别在一个月大避静中默观圣母的章节时,我更是常常感到神枯。当时我很清楚是因为我同您的关系有问题。如果让我将圣母当成姐姐,当成朋友,或当成一个榜样来效法都可以,但让我将她当成母亲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