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了一个福传小组,每个主日都停止营业,开车带领传道员们去别的村子福传,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会让认识的人去招集他们的邻居、亲戚或朋友来听讲道,学习歌舞、分享圣经,每次都会吸引很多的人,而且大部分的人对活动很感兴趣
它带有价值判断色彩,是一个反宗教的意识形态,而不是研究宗教的名称或理论。世俗性(secularity),描述社会中宗教的影响力之微弱,甚至消失。对某些学者来说这是世俗化的结果。
编者按:此文为新教的弟兄,金陵协和神学院副院长、神学博士、教授王艾明牧师的研究文章。他从大公教会的传统对中国基督教的重要性立场,系统地研究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神学的价值、意义和启迪,令人瞩目。
我深感在教友聚集的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应该成立学习小组,或祈祷小组,经常学习圣经,这很有必要。
洛日表示,团队也希望设立更多可供下载的资源,例如在校园成立圣召办别小组的指引。 洛日对修女生活的兴趣,是在罗耀拉大学与一位年轻修女会面之后产生的。他说:「我遇见一位年轻修女,觉得『修女真棒!』
我们把孩子分为5个小组,每天由一个组辅祭。女孩子都参加读经班,读经班有30多个女孩子,也分若干个组,每天由两位小孩“值日”,一个读经、一个读信友祷词,主日时有3个孩子“值日”,大瞻礼时多一些。
当耶稣召叫他和他的哥哥的时候,他正在加里肋亚海边修理渔网(参见玛4,21;谷1,19);耶稣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时,都带着一小组人和他在一起,若望是这个小组中的人之一;当耶稣在葛法翁进入伯多禄的家,治愈伯多禄的岳母时
这不,8月底这两天,我们圣经学习小组的德兰姊妹就特别地高兴,她一见到主内的兄弟姊妹们就说:“我舅舅领洗入教啦!我舅舅领洗入教啦!”为什么她舅舅(本文中的主角—曹大伯)领洗入教会使她这么高兴呢?
教友们也自动自发地成立了圣经分享小组,定时聚会,相互带动。神父要求我们每个瞻礼每人至少带一个慕道者,产生倍增的蝴蝶效应。福音的火焰燃烧起来了!
朝圣前的准备工作,更显示了张神父这位天父仆人的智慧和慈善,他亲自将一百七十名朝圣者分成十小组,不断向教友们强调互爱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