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说两个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例:人到中年的任某某,是我们晚餐祈祷小组的组长,年轻时由于社会原因嫁到一个教外家庭。
教宗的弥撒讲道以这个比喻为起点,发挥了他的思想。他说,众人都喜欢赴宴席,喜欢受到邀请。可是在耶稣的比喻中,3个受邀的人都有事情,不愿参加,他们是许多实例的典型。一个说他必须前去看看他的田地。
可这样一位国王在年老时回顾人生的时候却发出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的深深叹息。希腊的亚历山大皇帝虽席卷欧亚大陆,称雄一世。后染疾而终,年仅30余岁。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的同时,好多人都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弥撒的最后,主教为几十位传道员们行了派遣礼,还和大家合了影,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画面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发生了历史性的定格
约翰·多恩在《丧钟为谁而鸣》,向我们描述了1623年发生在英国瘟疫的情境和感受。人的境况真是多变而悲哀!刚刚我还身强力壮,顷刻间就病痛缠身。
刚发初愿,我被派到一个保守会院工作,这里雇用了几个上些年纪的男教友,除了给保守生们讲课之外,还担任出纳的工作,负责发放工人工资。刚来不久,月底的时候由于有事,回修会几天,工资也就拖延了一些时间。
耶稣说:凡到我跟前,听了我的道理,而实行的,我要给你们指出,他相似什么人:他相似一个建筑房屋的人,掘地深挖,把基础立在盘石上,洪水瀑发时,大水冲击那座房屋,而不能动摇它,因为它建筑的好。
到了中古世纪,由于与附近基督徒团体的接触并不多,当地教会逐渐发展出独自的特色。这些差异的政治性更大於宗教性,最终导致教会分裂,形成拉丁教会和由一位主教领导的波斯尼亚基督徒教会。
面对眼前无数无辜百姓的墓地,教宗发出了和平的呼喊,他在弥撒讲道中说,和平是卓越的先知话;和平是天主的梦,是天主对人类、历史和整个受造界的计划,但也是一项常常遭到人类和邪恶反对的计划。
我们需要的不是过多的指责,因为他们所遇到的,也可能在另一个时间以另一种方式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基督徒,那么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和我一样,真正能够战胜毒品的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