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默观耶稣诞生的场景时,我们受邀进行灵性之旅,让降生来与每个人相遇的那位,以祂的谦卑吸引我们。而我们会发现,祂爱我们爱到与我们合而为一,好使我们也能与祂合而为一」。
这种理想过分着重于我们自己、个人英雄主义、舍弃的能力和为获得奖赏而牺牲自己,这是一种过于‘白拉奇主义’的生活观和圣德观。
(若17:18)(5)、三部对观福音的结语,都是命令门徒去向万民宣讲。
除非在受造物中见到天主,否则便无法放心走上隐晦的默观途径。这条途径的目标,是通过受造物去寻觅天主。 那些“沙漠之父”相信天主所创造的旷野在天主的眼里有莫大的价值。
悔改是救恩史的中心,悔改的观念在福音中是最基本的,它首先是邀请我彻底反省生命的意义,天主在救主耶稣身上以清楚、明白、新颖而坚定的方式把救恩呈现在我面前:「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
如果一个修士与天主没有建立深度的关系,他会感觉到祈祷没有味道,默观也没有神味。他会感觉到修道生活十分苦涩,缺乏活力。一个没有灵修生活的人,就像一部没有加油的汽车,即使价值昂贵,但也不能前进。
教宗呼吁我们通过福音场景默观爱的具象化:1)全然的关注:耶稣“全心关注人、人的忧虑和痛苦”,祂是“厄玛奴耳”,亲近生活的破碎。2)无条件的友谊:“祂将我们当作朋友,显示天主的亲近、怜悯和温柔”。
2011年,河北邢台的刘微风神父为了教友们的需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邢台沙河周庄村成立了微风门徒班,在这里,天主借着他赐下了无数的恩宠。
这条小马路因为曾设有天文台,而长期被称为“天文台路”;在二十世纪中叶被改为“合肥路”前,这里由于纪念一位为上海气象工作作出贡献的耶稣会神父,被称为“劳神父路”(时间为:1927-1943)。
从时间的维度可以看到教友关注点的不断变化。记得在一个堂区第一次参与一位新司铎的弥撒,好多老教友说这神父道理讲得真好,圣歌也唱得好,就像天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