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那些无谓的一切,启程跟随耶稣,效法耶稣,因为降生成人的天主子,是人唯一该走的道路,该接受的真理,该活的生命。你要跟主启程。
他把小脚一跺说:“你不让我当神父,我就去当修女……”小儿6岁时,一个傍晚,领他在山上观看落日染红的天,他又悄悄对我说:“我长大了想当神父。”
他放弃了天堂的宝座,降生在人间最贫寒的山洞里;他放弃了天主子的地位,选择服从若瑟玛利亚,成了他们的儿子;放弃了温暖的家庭生活,外出传教,度流浪的生活;放弃了风华正茂岁月、日益向上的事业,选择了死在十字架上
他的视力不太好,天又黑,路不好走,每次都是磕磕绊绊,孩子担心他的身体,不愿让他去,但他不在意,仍坚持要去。最后在教友们的劝说下,早晨去邻村送圣体,晚上在自己村送圣体,这样他才答应。
爸爸、妈妈,一首渴望天乡之歌恰恰可以代表我现在思念你们的心情:“离父家一日如隔三秋,荡子在无语中悲伤;毕竟是涕泣深谷本非家乡,怎能不日思夜想,思念你泪眼茫茫;毕竟是赤心爱你有语难详,思念你碎心断肠。”
清兵入关后,他又受命掌钦天监印信。1646年,将徐光启主编的《崇祯历书》进行修改进呈,清政府将之命名为《时宪历》。
我当时听了神父的话,怀着信德说:“假如我去了修院,我可以为他们祈祷,将来在天堂上,我可以见到他们”。神父听了我的答复,开始给我讲圣召的高贵和重要,并要我跟着体验传教生活,我高兴地跪在地上,求他降福。
每天,天还没有亮,妈妈就起来给我做饭。临行前,妈妈还会把给我准备的中午饭精心包好。
欲报之德,昊天罔亟”。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父母经常抚摸我、喜欢我、养活我、培养我、教育我、看顾我、舍不得我,出门在家都抱着我。父母的恩情就好比天一样大,是永远也报答不尽的。
三年前,父亲在儿女的悲伤中,平安地走向了他日夜盼望的天乡。父亲小时候,家庭贫困,在七、八岁时甚至以讨饭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