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榜样:爱是生活的见证圣德兰修女是近代爱人如己的典范。她把一生奉献给加尔各答最贫困、最被遗弃的人。在她眼中,每一个垂死的人、每一个麻风病人、病人、每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都是基督的化身。
听说这里的一座教堂里,安葬着一位让人景仰的现代圣人达弥盎神父,于是我特别请求在鲁汶学习即将毕业的太原教区刘神父陪我前去拜谒。
(参阅若4:24)现今,天主教会内的许多耶稣、圣母、宗徒、圣人的图片或塑像多用来作纪念、装饰或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不作为祭拜之用。
《孝经》如此解释: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周守仁主教在晋牧前,接受麦冠达神父主持的《麦神问号》节目访问时,道出他对自己、对香港教区及年轻人拥抱多元、和而不同的愿景:以圣人斯德望作为主保的周主教欣赏圣人的勇毅精神,富勇气去宣讲天主圣言,他渴望拥有这份恩宠
但过了不久,他们却意气激昂,充满信心,重新开始过敬虔的生活,甚至为主殉道亦无所畏惧。如果问他们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如此大的改变,他们绝对不会说:是因为我们想通了,人不免一死,只要死得值就可以了。
亚松达要求前往中国,也许她是想殉道,她渴望为主致命,效法1900年本会的七位修女为主流血。1904年3月19日起程来中国服务。到达洞儿沟后,开始了喂猪、喂牛、挤奶、做饭、看护孤儿的工作。
而曾经否认过耶稣的伯多禄,成为十二宗徒之首,受到其他宗徒的尊崇,更成为教会的磐石,第一任教宗,且最终为主殉道。
旧约《玛加伯》书中记载过母子八人壮烈殉道的英勇事迹,刽子手就是想藉着亲情让他们母子屈服于异教信仰,但他们一个个都宁愿死也要选择更爱天主。
经常心想做圣人。天主造人忘了恩。叫人回头来痛悔。为了爱人甘受死。其是仁义来还恩。感谢主恩要恒心。甘愿死刑救罪人。孝受父母好自己。父母子女先敬主。不可忘恩来淡掉。时夜受主记心中。要诚心诚意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