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微曦初露和夜幕降临时分,温馨的小屋里就响起了祈祷声。听!那幼稚的童音是小妹在领经,然后是爸妈和我应答,协奏起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天天如此,常年不变。
同时我也建议:多出版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多做些影视作品,如圣人或信仰见证方面的,放到微信或者一个平台上,这对神父、教友、堂区和教会团体都非常重要,同时也会推动中国教会的发展。
他们的爱心行为不止限于本堂区,其他地方或堂区如有需要他们也会去献爱心、捐善款。
二、爱心引导妈妈并没有立刻走,热情地与老太太聊起来。妈妈很大方地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天主教就是让人去爱所有的人,尤其是需要帮助的人。
从死神手中抢下的婴儿2001年5月13日,乌达爱心敬老院收留了一个弃婴,是个男孩儿,大家给他起名叫玛加利诺,他患有巨结肠病,无法大便,只能靠人工排便,肚子鼓胀得像青蛙,使劲儿地哭。
总之,多一分爱心,少一分怨恨,是修和的基督,是做到“两个主动”的基本动力。其实,严格而言,也只是我们爱主爱人的起步点。
老人家是天主台前非常热心的老教友,一年四季每日的晨祷不论刮风下雨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高昂浑厚的嗓音领念经文唱诵圣歌,全心全灵地参与每台弥撒,堂里的福传工作、包括公益爱心奉献等活动,他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有一次,李科英夫妇弥撒后,开车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步行回家的老太太,他们便出于爱心让老人上了车,老人感激不已。
当传道员们得知村庄中不少的留守、孤寡老人们生活中的孤单与困境,因他们儿女们常年在外,为生活奔波,无暇顾及时,他们便利用短暂的一周,带上爱心礼物,便悉心地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上的照顾、心灵上的陪伴,
我不敢面对老人,特别是养老院的老人,因为他们让我想起一段沉痛和愧疚的往事……2004年,我在南方的一座城市读大学,我们天主教的大学生组建了天使爱心社团,定期召集兄弟姐妹去养老院和孤儿院看望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