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它们的应用和操作正是响应地方教会的需求,提供一个详细制定地方教会教理书的共同原则,以便适应地方教会的文化处境。
(《福音的喜乐》,273)身为基督徒,我们都肩负一项共同的使命,就是在不同处境中常怀喜乐作见证,以言以行、以耶稣与我们同在的经验,并在祂的团体,即教会内,喜乐地作见证。
6、高一志从明末天主教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处境出发,极富策略性的引用了儒家经典为利玛窦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做了积极的而有力的辩护。
6、高一志从明末天主教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处境出发,极富策略性的引用了儒家经典为利玛窦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做了积极的而有力的辩护。
申18:15-20;咏95:1-2,6-9;格前7:32-35;谷1:21-28今天是常年期第四主日,我们继续祈祷主耶稣保护我们和整个世界平安,更祈祷我们跟随主耶稣在每一个处境中承行天父的旨意。
艰难的信仰环境没有让他的牧灵工作止步,凭着对天主的大爱和完全的信赖,他暗地里把教友们聚到一起,给他们举行弥撒、讲道理,分享聚会,以此加深他们的信仰,培养他们的福传意识。
尤其在极其痛苦和无法明了的处境中,真的可以跟随主,信赖他会赐予幸福吗?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某些青年的经验而来,他们像你们一样在基督内找到了能够给予力量和希望的光明,即使是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也是一样。
那时候生活艰难,教友们献弥撒也都是一元一元的。主教对我说:叫孩子吃饱饭。看到主教这么照顾我这个困难户,心里非常激动,当时的麦子才几毛钱一斤,50块钱差不多能买200斤粮食呢。
我记得有一次,主教带着修女来,走时突然发现我们吃的东西,他们不知是什么做的,放在嘴里好难咽下,非要带走一个让外面人尝尝,哥哥和大姐与他们争执了半天不让带走,主教和修女为我们的艰难生活流泪了,不是穷家,却为主的缘故过上了穷苦日子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姐姐始终信德坚定,热爱天主。在世上的18年里,没有半点儿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