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心中总是苦涩的人,总是批评别人,总是疏远人,不懂得与他人共度无偿生活的甜蜜。这只羊总是不满足,犹达斯是个不满足的人,所以他逃跑。他逃跑因为他是贼。
我们若侵犯这项重要权利,则无法守护他人,为他们奋战!在恢复水资源重要地位的努力中,我们需要一种守护与相遇的文化。教宗呼吁所有人,诸如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政治家,以全新的态度加入这项行动。
面对他人的批评,教宗并不感到难过。他说:「我当选教宗以来,从未失去过平安。我知道有人不喜欢我的行事作风,但我谅解这一点,思考方式不计其数,这既合情合理又符合人性,这是一份财富。」
与其他人一样,基督徒也要面对死亡,但他们的态度却不同。死亡的深渊虽然是悲伤和恐惧的现实,却也充满希望。对基督徒而言,死亡就是重生,一次洗礼。
我们做为基督徒要死于自己,死于罪恶,死于世俗,活于基督,我们手里的蜡烛是代表基督的光,光照别人,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用自己的善言行在人间做证,光荣在天之父,牢记弃绝魔鬼,弃绝罪恶,跟随基督走向永生。
教宗最後总结道,我们受造是要成为他人的希望。上天唤醒我们的这个圣召,发动一场不折不扣的总动员来对抗这种冻僵我们心灵的冷漠。我们不愿成为一种夭折的希望!
然而,你们可以设想一下,倘若人人都乞讨引起他人关注的原因,却没有人愿意无条件地爱另一个人,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他们傲慢、虚荣,认为自己比他人强。实际上我们都是罪人。我们的罪人头衔也是我们能够吸引耶稣的原因。耶稣来找我们,来找我,因为我是一个罪人。那些自命义人的人不需要耶稣。
教宗在贺函末端引用了圣方济各的话说:「我建议、告诫并劝勉我在主耶稣基督内的弟兄们:他们在走向世人时,切莫争吵,要避免口舌之争,不可判断他人;他们应是温良、和平、端庄、温顺及谦逊的,诚恳且得体地对所有人说话
教宗最後指出,做真实的人,不做伪君子的途径乃是不指责他人,却要学习指责自己的智慧,在上主面前不掩盖自己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