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北京:东堂教友到利玛窦墓地朝圣
2008-10-13

之后有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80余人葬于此墓地,其中还有14名中国神父也葬于此。利玛窦墓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一眼望去翠竹成林,茂盛的冬青树修成的甬道直通墓地。

《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首发,全面展现利玛窦来华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7-11-14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光启社―“传扬基督福音的小工具”
2006-10-13

要建设好天主的教会,就必需有一支既有神学根底,又有灵修内涵的牧者队伍,这样才能带领中国教会成长为一个以福传为己任的、相亲相爱的、真正的天主教会的信仰团体。

一位卧床笔耕的忠仆
2003-05-28

加以我处有北京南堂的《御制天主堂碑记》、徐光启的《辩学章疏》、方豪的《立教之道》、叶德禄的《公教作家的培养》、陈垣的《教海一楫》,尤其是马相伯的《上教皇求为中国兴学书》,及英敛之的《劝学罪言》和成世光的

5000米草书《圣经》获吉尼斯认可
2006-06-27

2006年4月15日,一部总长达5007.7米的中国草书《圣经》长卷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大厅向众人展示。

罗木兰博士在“纪念思高圣经出版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10-24

我觉得中国天主教会记念思高圣经出版50周年是又重要又应该的。我特别爱这个思高圣经译本,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天主教友都很爱这个圣经翻译。很久以前,我开始学这个译本,学得很深。

米兰特稿:由教宗本笃十六世辞职想起的
2013-03-12

热爱中国教会教宗本笃十六世,任教宗职七年零十个月、九天。在此期间,教宗做了许多有利于教会的壮举。在此需要特别纪念的是他对于中国教会所做的,值得纪念的事情。

传教士卫匡国的传奇故事
2008-06-09

1632年,马尔蒂尼加入耶稣会,1638年,他被派遣去中国传教。同年12月,马尔蒂尼从热那亚启程,由于旅途遭遇风暴,他不止一次被迫返回里斯本。

中梵合办清初手稿展览,加强文化合作
2014-12-09

  梵蒂冈图书馆将于二零一七年,与北京当局共同举办中国古老手稿的展览。  

湖北:蒲圻教区举行全国第一座国籍宗座监牧区成立100周年庆典弥撒
2023-12-27

蒲圻监牧区的成立在中国教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天主教传入中国以来设立的第一个由中国籍神职人员管理的教区,是中国天主教本地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原载:中国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