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的退省,虽然天气炎热,但神父们都全身心投入,每日清晨六点三十分默想后,40位神职与主教共祭弥撒,司铎们轮流讲道和主祭,每日公拜苦路并诵念玫瑰经,表达了司铎团的共融与和谐。
今天四旬期第二个主日,福音给我们讲述了耶稣显圣容(路9:28-36)。祂带了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上了一座高山,耶稣沉浸在祈祷中时,面容发光,且光彩夺目。
4月20日上午9时,芦董堂耶稣复活瞻礼圣祭隆重举行,鼓乐齐鸣,圣歌回荡,教友们高呼“啊肋路亚”,欢呼主耶稣的复活。
当天福音记载耶稣派遣七十二门徒传教的情景(参阅:路十1-12,17-20)。教宗解释说,“七十二”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反映了“希望”的普世幅度。
孩子,别忘了你回家乡的路,孩子,别忘了我在这里等你!令耶稣忧伤、焦急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信仰生活的现状。
耶稣藉着祂的死亡与复活,为所有人指出了生命与幸福的道路:这条路就是谦卑,包括了受淩辱的谦卑。这是引领人朝向光荣的道路。唯有谦卑的人可以走向天上的事,走向天主(参:哥三1-4)。
如今,我不奢求会发生男友去年的奇迹,我相信天主给每个人铺好了各自的道路,这路并非我们天天祈祷的一帆风顺,而是时不时有深浅不一的道道坎儿,而我们恰恰在过每一道坎的时候遇见耶稣,这条路便成了恩典之路。
如果我们依从Park氏的C路(思路),推广到我们的信仰团体时,便会有新的意义。我们的团体是天主教(Catholic),按外文的原意是至大至公的意思,和儒家的大同(Commonweal)相同。
我一直以为他喜欢绕道,是因为另一条路虽然远了一点,但是大树长荫,是松鼠经常出现的一条路,难怪王教授喜欢那条路,可是我发现王教授真的不太愿意路过广场。
当今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接受一位记者的采访时曾说过:世界上有多少人,升天堂的路就有多少条。这话很有道理,且具鼓舞性。从整体来看,走向天国的路,有独身和婚姻的区分。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我们应当格外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