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方面与科学的方面,彼此使对方完美,而且彼此互补,他说要“了解天主!”(同上P173)普朗克把他精神的源泉定位于从小时候起就被灌输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当琼第10次领钱的时候,她觉得应该认识一下这个人,向对方表示一下谢意。但是,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因为她到城里去查过,但地址和名字全是假的。 钱每月按时汇着,一直进行了5年,一共是6000元。
她的理由很简单:对方要是知道,以后见面怎么相处呢?还有一次,临出门前我随口说了句:今天我希望在路上捡到二百元。正在做饭的母亲随口反问了一句:那你希望谁今天丢钱呢?我一时语塞。
在圣洗圣事恩宠下,我们因此可以真正地把对方视为弟兄姐妹。我们真的是天主圣洁的子民,即使因我们的罪过而尚未成为完全合一的子民。然而,在圣洗圣事中行动的天主慈悲远胜过我们的分裂。
教宗强调,融入既不是同化也不是合并,而是彼此承认对方的文化财富。能否与那些被迫离乡背井的移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则是一个公义问题,因为今天经济不公平的现象已无法令人接受,所有人都应得享大地的果实。
教宗说:我们签署一份联合声明,再次承诺将一同行走,不再为对方教会的信友重复施行圣洗圣事。
再者,也需要假设对方是天主教徒,而不可有相反的假定!问:《爱的喜乐》劝谕第351项注解谈到离婚和再婚者领受圣事的问题。您在书中表示,我们应依照特利腾大公会议关于圣体圣事的训令来解读这项注解。
爱一个人,并不一定是对方多么完美,只是因为他是一个人,拥有人的尊严。爱,是整个世界与人类都在追求与渴望的,每天听到很多,遇到很多。从一出生便拥有父母之爱,少年时期拥有友谊之爱。
他说,「基督教的教导是成为对方的仆人。任何职务和污秽均不能成为阻挡爱和服务的障碍」。
她去探访依撒伯尔的事迹让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青年与年长者彼此相遇、互相拥抱,并能唤起对方最好的一面。这是“从相遇文化而来的奇迹”,每个人都受到关心,为使上主的面容显露出来,人人都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