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8-4-10第六版)实践所读的圣经训示读经最终的目的是实践所读的训示。将圣经的训诲,依照个人的生活环境,付诸实行。否则,即使我们成为圣经学者,也得不到读经的益处。
在福音中,这相遇揭示了真正宗教间对话的本质:交流建立在人们以真诚、专注的聆听和相互丰富的心态向彼此敞开心灵时。这是一场源于渴望的对话:天主对人心灵的渴望,以及人对天主的渴望。
有一天,一位姊妹与我谈个人祈祷的问题,谈话间我被主的爱所吸引,深深地浸入主内体会主的心,因为主很愿意接纳我们每一个人,并希望进入我们内。
一趟工作的出差变成心灵的旅程。这是《渔人的渔夫》——马祖传教士的故事,一书作者的亲身经验。在《渔人的渔夫》书中,作者描述了石仁爱修女如何以无私的爱感动马祖人的经过。
他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
听到是他我不禁有点吃惊,以前听阿美说过他的丈夫——脾气暴躁,经常打人,就连他的父母他也说打就打,他还曾多次威吓阿美说:“不要去修女那里,不然就打断你的腿。”
我生活在一个远离主的人群中,我就是主抱回的那只羊。1993年的秋天,我因车祸造成脑干损伤、左肩断裂、右腿骨折,整整昏迷了两个月。如果没有主的爱,我的生命早已不存在。如果主不允许,医生也没辙。真的!
见证迷茫的灵魂,寻到信仰的光,那是生命的转变,主爱的力量。高歌赞美时,音符化作翅膀,带着喜乐与感恩,飞向永恒的天堂。虽有质疑与疲惫,却从未有过彷徨,因主的同在,是最坚实的城墙。
在我的生命里,从小就注入了天主的爱的恩宠,让我每时每刻都充满着爱的芳香。我很庆幸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家庭里,让我一出生就接受天主的恩典,教区总堂和主教府都离我家很近,这让我从小就沐浴在天主的神恩里。
至于爱,耶稣多次谈论「爱天主和爱近人的诫命」;在《玛窦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耶稣肯定地指出,「我们所有人都将根据爱的准则受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