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分乘4辆小面包车,朝风景如画的杨堤出发了。
新旧约合共一千多章,近80万字(注)的经文,对于生活在忙碌的现代社会里的信徒而言,圣经似乎是一座难以攀越的高山,令人望而生畏!结果大多的信徒只选读一些旧约的诗篇,新约的些许较易读的经文而已。
修士献歌在河北天主教神哲学院歌咏团30位修生合唱的《平安夜》的优美歌声中,晚会拉开了帷幕。
据圣神修院网站报道,1841年四月,香港首任传教区监牧德多罗神父及传信部两位代表司铎偕同20位中国修生,自澳门乘木船来港,在今威灵顿街建筑一间茅舍,修生们就在这裡渡过了最初几个月的修院生活。
26日上午8:00,各兄弟堂区的十支乐队和教友们去徐杨街道迎接我们的党主教,各兄弟堂区也相继到来。
我胆怯地跟着她去见神父,神父姓杨。见了神父的面,见神父态度端庄,和蔼可亲,我的恐惧心理顿时消失。后来,我和教友们同车去朝圣,见到宏伟的场面后,心中十分感动。
主办机构之一中国原创文化研究会的主席杨适八月十六日告诉天亚社,该会成员主要是对探究古典文化有兴趣的大陆学者。
开学前夕,圣神修院举行圣召行,院长夏志诚辅理主教联同一众修生,于八月廿八至三十一日作开学步行,从元朗徒步前往香港仔圣神修院。
据说,本村第一位教友叫申锋,是清朝时期从外地迁到此村的。后来又有传教士到此传教,很快此村几乎全部领洗入教,并建有圣堂一座,即若瑟堂。
弥撒是主教主礼,文主教是遣使会会士,接受了修会的传统,礼仪要隆重庄重,常有4位身着红袍祭披黄绸的青年陪侍,我作了多年陪侍生。文主教在行礼仪时,举止稳重,他还有一个声音响亮优美的歌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