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展开的禧年是“修和与希望的时节”。教宗方济各元月3日在梵蒂冈接见意大利卡坦扎罗马耳他骑士团的洗者圣若翰和圣史若望善会,向其成员如此表示。他省思了三个行动,即:朝拜、服务和前行。
今天(2007年12月22日)MiamiHerald报上登载了一篇有趣的文章。Conllini先生每年圣诞节都会在自家外面放置耶稣诞生的马槽布置。
12月23日,南堂慕道中心举行了以欢庆圣诞,送别2017,喜迎2018,分享新福传为主题的组长例会。
最近我读到上海光启社姚景星神父在神学研究小组成立十周年庆祝会上的发言,谈到金鲁贤主教在《信》一书的前言中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明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宗教真理,大多抱怀疑的态度
这说明中国文化是以礼仪为中心的文化(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特征)。很早时候,中国就建立了各种与神明,生者和死者有关的礼仪。礼仪的影响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林肯在美国内战期间说:很多次,一种强大的信念驱使我屈膝祈祷,因为我知道我无路可走。我的智慧和我所有的一切都显得不足以应对这一天。当我被围困,是你搭救了我。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天主圣言主日今时今日,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听到一名父亲分享自己的育儿的经验。他说,有一天自己顾着工作,没有注意到三岁的儿子就在旁边站着,定睛看着自己。
当疫情席卷当地时,当地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各个医院也是各自有自己的一套防疫方法。美国的文化不推崇健康人戴口罩,政府也没有要求大家必须要戴口罩,我想这也是美国疫情失控的原因之一。
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两年以来首次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的非弥撒大型聚会,主题为「跟随我吧」(参阅:若廿一19)。本活动由意大利主教团筹办,多名青年分享他们经历的考验和信仰经验,并得到教宗的鼓励和降福。
祥字,Shirley舉例,有蒙福之意的,由代表上帝的「示」字部首和一個「羊」字組成,意指祝福是藉著神的羔羊而來的。當中國人看到這個字時會問,「誰是神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