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老主教一生的百年岁月,在司铎们心中,他是一位信德坚定、热情洋溢的好师长,在教友们眼里他是一位敬主爱人、笑容满面的好牧人,在广大乡亲们面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和蔼慈祥的好长者、好前辈!
在学生眼中,他是授业解惑的好老师,是慈祥的好父亲;在领导眼中,他是爱岗敬业的好同事、好员工。他的善言善表、虔诚的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师生。成家后,郭元璋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生活一片阳光。
在生活中待人做事不是出于爱,例如:对婆婆好,给她买东西只是出于责任,我对丈夫好也是图人夸奖。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通过学习,生命大有改变,激发了我也要学习的热情。
与他们聊起天来,竟然都是信仰的内容,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一句话:这里特别好,在这里丢不了信仰。在当今时代,如此年轻的一群人能够把信仰看得如此之重,实属可贵。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page]所以不得不谈,怎么算“好”——好修道人(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好教友、好堂口(区)、好团体?好的标准是什么,站在什么角度看它!如:一位母亲,儿子无论向她要什么,一味满足之,这是真爱吗?
刘斌神父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北堂爱心团体一直以来对修生们的关心和爱护,他说:一个好修生就是一位好神父,一位好神父就是一座好圣殿,希望更多的教友能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修生、关心圣召,为教会的发展添柴加薪、
一副好的福音对联,就是一篇好的证道辞,一首好的赞美诗;一次好的见证;是诗的意念,是歌的情怀,是对天主的赞扬、歌颂,是传播福音的一个好窗口。教友们喜欢能反映他们特有的心情和其家庭状况的缩影的对联。
昨晚我在给一个姊妹打电话时,她告诉我说:“会长给她们说了我的病情,并让修女们给我发短信,没有手机的用公用手机发,好安慰远在治疗中的我。”让我好感动呀!
在这飞速发展、信仰日趋淡泊的科技时代,教会中兴起了一些引领羊群重归主栈的好牧人。
恰巧在城外的山麓,有一座精致的房屋,房主人因为屋中常常闹鬼,不敢住在里面,曾经几次出租,好几位房客都是因为闹鬼而先后迁出。应大猷他不是不信鬼神的浅薄之人,而是深信“心正不怕鬼”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