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起在村大队当电工,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后来,本堂神父委托当时十七八岁的霍秉崇看护教堂里的东西,他问神父什么是最重要的?神父告诉他:颂读日课和圣体盒。于是他把这两样用心保存了起来。
教宗问道:「谁将会向我们讲述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极度贫困的村庄里对治愈的期待呢?」就连在最富庶的世界里,也会发生有些「家庭迅速陷入贫困、却往往不为人知的社会悲剧」。
经他手修建及祝福的堂区有:布施村堂(1985)、原西村堂(1986)、交口解家窊堂(1987)、临县李家沟堂(1988)、临县青塘、姚家山堂(1990年夏)等。
教友聚居村,往往民风淳朴,社会安定,这样的和谐局面怎会不受人欢迎? 当前,中国的教会在扶贫、赈灾、助学、医疗等方面已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不同方面为我们的信仰作见证。
认为天主教是一个正视人生的宗教,是神亲自启示的宗教,于是就向外祖父提出改信天主教的要求,外祖父听了后坚决不同意,就在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大火团发出了很大的光,他意识到这是天主在启示他,不再阻挡女儿的信仰,母亲十四岁时在滑县八里营村天主堂领了洗
他对一些老堂区、老教友村出现的“高原现象”表示了担忧。
(谷6:7)武安市区附近堂口的教友们, 利用主日和农闲时间串村传教,他们往往两三个人结为一队,互换传道员,相互促进,发展教友。
去年11月19日,参加“第四届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的人员在“信德”编辑人员的陪同下前往任丘市尹村的若瑟残婴院。这个宁静的院落里,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一位年青的女子接待了我们。
清同治年间,法国人童德旺来到绵竹,筹资在绵竹新市乡(今新市镇)茨科林(今新市镇双柏村二组)修建“圣心堂”。该教堂占地面积670余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已坍塌废毁,仅存断壁残垣,无法进行宗教活动。
第三件事:一年暑假,我受邀在茨林村堂区教要理,在习习的晚风中,神父组织了很多愿意进修院的莘莘学子,我与他们分享修院生活,用兰神父的话说“让修生的生命影响他们”,时至今日,昔日的学生们诚如他所愿,走上了神圣的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