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到知识产权和开放医药及基础医疗协助的问题,希望穷人能得到照顾。此外,教宗表示,非洲美丽富饶的大自然因人的各种私心和妄用而持续面临毁灭的危险。
在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倡导教友们在学习期间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耶稣倡导的慈悲事工,帮助别人、哀矜穷人、宽恕别人。最后,组织教友总结这几天边学习慈悲教导、边实践慈悲活动的体验。
我们被穷人环绕着,数百万只伸出乞求食物的手,他们不是乞求一种信仰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如何回答呢?龙基神父从《福音》的增饼奇迹中寻找答案,展开他的默想。
1984年当我被祝圣为执事时,当时罗马教区的布兰多利尼(Brandolini)蒙席经常谈到对弱小者、穷人、病人和边缘人士的爱德与见证。
教宗表明,「耶稣没有对人过敏:祂触摸癞病人、病患,这并不令祂反感」;法利塞人却轻视「穷人、愚昧无知的人」,他们喜欢身穿华服,招摇过市。「法利塞人与人民脱节,毫不亲民;耶稣则非常亲民,这一点赋予祂权威。
那里有穷人、病人、罪人、麻风病人,他们全都在那里。耶稣在那里,因为祂在疾病面前会心神感伤,祂是一个善牧。一个善牧接近人,会心神感伤。
教宗表明,倘若缅甸不同宗教传统的领导人能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和平、救助穷人,以及传授真正的宗教和人性价值,就会是一个重大的希望标记。此外,青年的培育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教宗根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指示,严厉谴责国际间的军备竞赛,因为军备竞赛绝不是稳固维持和平的可靠途径,甚至是人类最严重的灾难之一,这样的灾难以不可原谅的方式伤害穷人。
教宗提到他在这个国家的几项会晤活动说:“令我感动的是,我去探访德肋撒修会的修女们时,她们正与穷人在一起。这些女性合乎福音精神的温柔令我感动。这温柔源自祈祷和朝拜圣体。
无论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利于教会的行动,「任何事和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我们去爱」,那是「对基督、对教会的热爱,对人类、对百姓,特别是对穷人的慷慨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