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本章强调人即便是不慎犯罪,也需要向天主悔改、献上补赎;也预表了耶稣基督成为终极赎罪祭,一次而永远地为我们的罪献上自己(参阅希伯来书9:12-14),邀请我们怀着悔改的心,常在圣事中亲近祂。
教宗以梅瑟为例子,引用《希伯来书》指出,“因着信德,因为他好像看见了那看不见的一位”(参阅:希十一27)。教宗感叹道,有信德的人“凭着天主的恩宠能看得更远、看到目标,并在考验中坚定不移。
依撒意亚先知书 66:10-14凡爱慕耶路撒冷的,你们都应同她一起快乐,因她而欢喜!凡为她而忧伤的,你们都要同她尽情欢乐!如此你们能从她那安慰的怀里吃奶而得饱饫,你们能从她那丰满的乳房吸乳而得快乐。
于是就有了福音描述的两个失落的影子,垂头丧气地从他们的伤心地耶路撒冷走向厄玛乌,因他们所跟随的“先知”耶稣已死,他们失望了,认为一切全完了,所以想返回乡下再作打算。
就像耶肋米亚先知一样,我们有时会说:「我不再想念祂」(耶廿9)。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燃烧的热火:即使我们试图浇熄它,也做不到,因为它远比我们强大。天主拣选了一个正在迫害、完全仇视祂和祂子民的人。
(格前十三13)」对此,牧函更进一步引用雅各伯书二14-18来加以说明:「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
一切的新鲜感过去了,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让她产生了倦意,此时她想在社会上做一些事情,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于是她通过同学联系到了另外一所学校里的一个天主教大学同学会,他们有一个社会服务项目,就是到医院里给病人送书,
今年胡永生纪念碑揭幕之后,我在新绛武主教那里看到一本传教士的书,台湾还是香港出版的,也是从欧洲方济各会翻译过来的,里面他们自己的记载就是说,日军怀疑胡永生跟中国的抗战军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嫉恨于他,就不断上门滋事
上迄罗明坚、利玛窦,下至李问渔、黄伯禄的书都能找到。有不少竟是中国天主教文献学大家徐宗泽神父未曾提到过的。捧着这些珍本,手却在不听使唤地抖着。
第一句是欧瑟亚先知书第4章6节:“我的百姓因缺乏知识而灭亡;因为你抛弃了知识,我也要抛弃你,不让你充当我的司祭;你既然忘却了你的天主的法律,我也要忘记你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