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教宗本笃十六世要和往年一样在罗马著名的斗兽场带领信众拜苦路。
教宗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元月26日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主持三钟经祈祷活动时,特别提到隔天27日是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解放75周年纪念日。
六日的退省神功中,司铎们每天按时祈祷、拜苦路、诵念玫瑰经、守大静默,更借着在基督内神圣的感恩圣祭中,学习基督、效法基督,为世界、为信友“掰”开自己,分享这一份大爱。
此外,粘结剂中掺合著信友们写的数百条讯息的灰烬。在制作马赛克过程中,尤其是在因新冠疫情的缘故而限制行动的期间,信众寄发了这些带有祈祷意向的讯息。
教宗方济各10月25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介绍了两位圣人,继续以“使徒的热忱”为主题展开要理讲授。
教会礼仪年是根据天主救恩计划,因此应该感应在信者的经验中,如同阳历或阴历自然反映在人的生活上。后者不容多去讨论,至于教会历值得信徒敏感地反应。
十字圣号是我们教友信天主的外在标记之一,而球场上这些球员对主的忠诚、依赖之情一览无余地表现在画十字圣号这个看得见的行动上。我也有一次在赛场上画十字圣号的经历。
这里每天早上七点在天主教的小堂内有弥散,天主教的信友们可以领受圣体圣血。修士们也将圣体圣血领走放入大堂祭台上供奉,给参加早祷的天主教与东征教的信友领受。
首先让我们关注我国仍较为普遍使用的梵二后1969年公布,1971年台湾出版的中文版《弥撒总论》,其中对领圣体礼仪的规定:″主祭捧圣盘或圣体盒,为给信友分送圣体,将圣体向每位领受者稍稍举起念: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尽管梵二以后的弥撒礼仪改革,有信友读经,有信友祷词,有教友奉献,但是教友总是被动地“照念、照做”而已,不需要他们动自己的脑筋。有多少祷词是教友结合自身或堂区的实际情况编写的?表达的是教友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