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士侨滇既久,对于学术上之研究,亦不无成绩可言。然彼等兴趣多在植物、人种及语言等学。教士邓明德(P.Vial)所收夷人区植物至为外国学者所重。
在宗教活动、学术、国际交往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希望傅主教在宗教事业、学术交流、国际交往上打下的基础繁荣光大,后继有人。祝愿主教安息主怀。
“利玛窦当时打下的学术基础,等于今天的宇航员飞往太空学习的尖端课程。”利奇教授说到此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1577年毕业之后,利玛窦被耶稣会前往最东方的国家传教。
他认为,这不仅是学术训练,更是持续深化与基督及福音关系的重要途径。他致力于为项目成员建立一个充满信任、友谊与喜乐的学习团体,让每位参与者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长。
根据译名“名从主人”的原则,希望海内外华人社会各界注意和尊重这一学术原则及国际惯例。如:St.PeterSquare“圣彼得广场”应为“圣伯多禄广场”。
同时,教会造福民众,开办育婴堂、安老院、诊疗所、小学校等慈善、教育机构。特别是所开办的男女学校在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开设数理化科目,引进科学先进的物理、化学仪器教学。
因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走出去,因为外面的人不知道你有这样的一个机构、这样的一个活动,所以我和黎明之家康复站的修女们建议了这次宣传周,不管活动收获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但迈出这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加大宣传的力度
或许牧者们以为,教区(堂区)内没有设立面向慕道者的正式培育机构,他们也没有经过正规的信仰培育,即慕道前期→慕道期→净化光照期→释奥期。
因此,教会不像任何一个只是属人的机构。她与天主亲密地联系在一起。基督亲自提到她是他的教会。基督是不能与教会分离,就如头是不能与身体分离一样(格前十二12)。教会不从自身中,而是从主那里汲取生命。
这是通过传教员、修道院、司铎支持稳定和巩固教会所必要的机构,也是为改善部分国家人民的生活条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