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有自己伟大的身份认同、根深蒂固的历史和文化。进入这个背景让我充满热情和感激。进入到一个这样的现实中,需要非常小心翼翼,才能够了解、欣赏和对话。不了解,就爱不起来,要爱上它就一定要了解它。
今天,您从那个昔日崇拜邪魔偶像之地,以天主宠爱之母的身份,到处分施天上慈悲的珍宝。现在,请您从宝座上以慈目垂视我,怜悯我这个极需要您助佑的人。
前五十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导致许多人丧失生命。后五十年,局部战争不断,仍然用高科技屠戮生灵。进入21世纪,这种恶劣的局面变本加厉。有人说我这种危机感仅是就中国而言的,其实非也。这是全球性的问题。
实际上,利玛窦和艾田一开始都对彼此的身份存在严重的误读。
尽管这个身份的鉴定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伟大的足迹,至少其中的部分对玛利亚·玛达肋纳的描述,几乎已经属于天主教圣传,但是天主教会在1969年的礼仪年历中,在描述圣玛利亚·玛达肋纳的时候
期间,无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还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抑或在解放前的国民政府时期,还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由于史料缺乏和东西方冷战造成的隔阂以及这批义士作为西方传教士的敏感身份
保禄传教的最大特点是开门见山,宣布耶稣基督天主圣子第二位的身份,宣传他救世赎世的工程,以及为此献身的大爱,这是基督徒的信仰核心。要深化这一信仰核心,需要做大量工作。
1970年梵二礼仪革新后的弥撒经书强调:圣周四早上主教与司铎团共同举行圣祭,祝圣圣油并重宣司铎圣职服务的许诺。
不仅青年男女、在俗教友追随方济各,许多圣职人员、国王皇帝、学者教授,也纷纷加入方济各会。历史上加入在俗方济各会的有三位教宗(额我略、味增爵、比约九世),国王皇帝134位。
1918圣职部发文(SuntQuo)称赞圣母为“共同救赎者”之习惯称呼。1918教宗本笃十五世在牧函(InterSodalicia)中肯定圣母对基督救赎牺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