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教的反省中,苦难的耶稣的表样就是道路,他教给人们如何去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幸和痛苦。因此,“使用暴力必自伤,这是耶稣对伯多禄所说的,耶稣面对暴力的方式为我们的时代带来生活的信息。
她在自传中说,当她8岁到10岁之间,在听了一位方济各会士的讲道后,发了一个誓愿,就是,每逢星期五为纪念耶稣的苦难而撒一滴眼泪。长大后,她在父亲的阻拦下,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加辣隐修会。取名巴蒂斯塔。
(耶29:11)痛苦时,我们若能将我们自己的痛苦和耶稣的苦难相融合,就能明白痛苦之于我们的真意,乃是祝福的标记;“基督也为你们受了苦,给你们留下了榜样,叫你们追随他的足迹。”
祂的道路就是苦难、死亡与复活的道路,是“上主的仆人的道路”。耶稣认同这条道路,说“我是道路”(若十四6)。教宗强调,“就是这条路,不是别的路”。
也许,从中可以能够打开我们的心结,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关于“祂苦难与救赎”的价值和意义。詹姆斯(James)神父詹姆斯是一位好神父,他虔诚正直、慈悲仁爱。
岳2:12-18,咏51:3-17,格后5:20-6:2,玛6:1-6,16-18教会礼仪年的四旬期开启了默想主耶稣的苦难和死亡的生命更新期。
触摸世上的苦难对于今日的挑战,首先是战争,教宗说,“世界陷入一片火海,战争的疯狂用死亡的阴影覆盖了各种希望。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解除我们言词的武装,使用温柔的言词。
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正是这一真理的见证:当他们倚靠上主的律法,遵行祂的旨意,便在旷野中得蒙保守,在强敌面前得享平安;当他们背离上主,转而倚恃自己的力量或外邦的偶像,便陷入迷茫与苦难。
有很多烦恼和痛苦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些事只要你换种角度、换个心态,你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所以,当我们遇到苦难挫折时,不妨把暂时的困难当作黎明前的黑暗。
圣保禄在肉身中参与基督的苦难,是与基督共融的表现。正如耶稣在《玛窦福音》所说:“谁愿跟随我,就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