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信仰之父亚巴郎、以民代表梅瑟、耶稣的祖先达味圣王……都未领过洗,是否也该下地狱?难道生不逢时就倒霉?……这些问题,沙勿略当时很难圆满地回答。
旧约诺厄时代,天降大雨,40天后,雨过天晴;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在旷野流浪40年后,进入天主所预许的福地;耶稣在旷野中守斋、受魔诱,40天后,天使亲自来服侍他;耶稣复活,40天后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
原先残缺不全或模棱两可的,现在渐渐明朗起来:“于是从梅瑟和众先知开始,(复活的基督)将整部圣经中论及他所说的一切为他们一一讲解……他开启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明白圣经”(路24:27,45)。
当晚参与共同聆赏的贵宾有天主教澳门教区⾸牧暨澳门天主教⽂化协会主席李斌⽣主教、澳门特别⾏政区政府⽂化局澳门演艺学院代院长陈理理、澳门教育及⻘年发展局学校督导协调员冯若梅以及各界的⼀众嘉宾。
例如我们想到梅瑟被称为天主的仆人(参阅户12:7),还有玛利亚说自己是:“请看,上主的婢女”(路1:38)。那么,仆人的醒悟不是由于害怕,而是渴望,在等待去与来临的、他们的主会晤。
教宗乘坐飞雅特汽车于下午4点抵达目的地,受到罗马辅理主教萨莱拉(DanieleSalera)和这个堂口本堂梅马(MassimilianoMemma)神父的迎接。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宗徒大事录》,宗徒们於公元49年召开耶路撒冷会议,决定了皈依基督的外邦人不必按照梅瑟法律的要求行割损礼(宗十五22-31)。
照顾最弱小者教宗首先回顾了耶稣圣心护理病人修女会的历史,提到这个修会的三位创会人,玛利亚·安古迪亚斯·吉梅内斯(MariaAngustiasGimenez)修女、可敬者玛利亚·约瑟法·雷西奥(MariaJosefaRecio
心灵、爱与服务的共同语言在放下预先准备好的讲稿后,教宗方济各微笑着邀请青年们在分裂与和睦之间做出选择,并提到梅瑟后裔在建造巴贝耳塔时的行为。青年们齐声选择了“和睦”。
这台弥撒于2月16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教宗由于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的缘故,无法亲自主持弥撒圣祭。他在事先准备好的讲道中强调了艺术家“化痛苦为希望”的责任。